?
在會客室內小于5歲的女兒哭喊著讓爸爸回家,小于也痛哭起來。
依佳是個大學畢業生,因為朋友引導而誤入歧途。
學員在團體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室內接受訓練。
戒毒人員小王對于吸毒十分悔恨,跪在父母面前懺悔。
半島都市報6月24日訊(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許梅冬) 6月23日上午,在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禮堂,山東戒毒系統與中國孔子基金會以“沐齊魯風 圓戒毒夢”為主題隆重舉行“6·26”國際禁毒日大型聯合幫教活動。
上午9時許,“6·26”國際禁毒日聯合幫教文藝匯演拉開帷幕,來自山東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齊魯師范學院等6家單位人員,表演了12個節目,不少前來探訪學員的家屬,也登上舞臺參與節目表演。一名戒毒學員的男聲獨唱《母親》,感情充沛,令現場人員的眼睛濕潤。“雖然短時間內無法為母親盡孝,但是只要更好地改造自己,將來會以一個全新健康的面貌回歸家庭。”一名進所不到半年的男學員說。女孩都愛美,盡管曾被毒品折磨,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古典舞蹈《荷韻清風》,還是展示出了女學員們的溫婉婀娜。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學員表演的情景劇《鳳凰涅槃》把演出推向了高潮,特別是當學員父母走上舞臺跟兒子擁抱在一起時,在場的所有觀眾都為之動容,熱淚盈眶。
省司法廳副巡視員兼省戒毒局政委郝道方表示,此次活動是戒毒系統聯合社會優勢資源推動戒毒工作創新發展的深入探索。目的是傳遞社會正能量,喚醒戒毒人員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及感恩之心,增強戒毒意志力,有效提升戒治效果,率先講好山東戒毒故事,實現山東戒毒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
5歲女兒大哭要爸爸,妻子還懷著二胎 按照規定,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學員的家屬每個月都有一次探視的機會。因為“6·26”國際禁毒日聯合幫教活動,23日當天,學員家屬被允許前來探視。記者發現,家屬進入探訪室時,只能隔著玻璃,用電話與學員進行溝通。在交談過程中,多數家屬都會擦眼抹淚,為了給學員鼓勵,家屬一再囑咐,讓學員安心戒毒,不要擔心家里的事。
在探訪過程中,一名小女孩的哭聲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一名五歲的小女孩,她的身邊坐著爺爺奶奶,還有懷孕的媽媽,小女孩獨自一人抱著電話,一邊喊著“要爸爸”,一邊哇哇地哭。剛開始的時候,玻璃對面的年輕父親還笑著逗女兒不讓她哭,可是聽到女孩一直問“爸爸什么時候回家”時,這位爸爸突然眼睛變紅,他用手捂住臉,嗚嗚地哭了起來,外面的兩位老人和懷孕的妻子也跟著抽泣起來。
“我們來自平度,兒子今年29歲,今年三月份進了戒毒所,剛進來的時候,兒媳婦懷二胎還不到三個月。”老人介紹,兒子小于因為吸毒已經被拘留過兩次,雖然他現在身處戒毒所才幾個月,但是身體和精神狀態比之前好很多,家里人很放心,目前戒毒效果很明顯。隨后,在戒毒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記者聯系到了小于,說起第一次接觸毒品,他覺著那就是一場噩夢。“我第一次接觸毒品,是三年之前,除了自己的意志力不堅定,還與朋友的一再慫恿有關。”據小于介紹,當時與朋友一起出去玩,看到朋友吸毒很新鮮,在朋友的慫恿下,吸了三四口,后來開始上癮。
據小于介紹,吸毒前他從事石材生意,每年掙一二十萬,日子可謂風生水起,但是自從染上毒品后,工作受到影響,家里的收入也驟減。“沒有我家里的日子不好過,為了家人,我也一定要早日戒毒,照顧家人。”小于說,自己本應是2018年3月份離開戒毒所,因表現良好,不久他就可以回到家中。
結婚登記當天被抓,他給父母下跪懺悔 在6月23日的幫教文藝匯演現場,情景劇《鳳凰涅槃》好評如潮。該節目是根據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學員小王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他在朋友慫恿下,不慎染上毒品,為了要錢購買毒品,不惜與父母動手,將家中的錢搶走……剛入戒毒所,小王怨恨父母,與教員對著干,后來在教員的感召下,他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痛心改過。
在節目最后,小王找到教員,希望給自己的父母打個電話,對此教員很是欣慰,并給予鼓勵。在電話中,小王向父母承認了錯誤,并表示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去,與他們團聚。就在節目要結束時,他的父母突然走上舞臺。看到父母,小王先是一愣,然后跪在父母面前,大聲痛哭起來,母親情緒激動,不時地用雙手拍打小王的后背。看到眼前的一幕,包括戒毒學員在內的現場人員深受感動,眼中流下淚水。
據介紹,小王今年25歲,來自濰坊昌邑,此前一直在當地從事建材生意,幾年前,他到青島談生意,在幾名生意伙伴那里見到毒品。“那幾個生意伙伴慫恿我試一下,剛開始我拒絕。但是后來,我整天開車奔波在濰坊和青島之間,加上生意上的壓力,我的精神狀態不是很穩定。”小王說,朋友一再慫恿他,吸食冰毒可以“提神”,最終還是有了第一次。雖然只吸了兩三口,但是很快上癮。
小王說,除了精神和身體上的傷害,毒品還將他的終身大事毀于一旦。在進看守所之前,親戚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兩人情投意合,但是女朋友并不知道他吸毒,而他也一直瞞著家人。
說起被抓的一天,小王記憶猶新,因為那一天,他本來是和女朋友要去結婚登記的。“當天民政局是早上八點半開門,我們約好上午十點去登記。當天早上六點左右,我在外面吸毒的時候,被民警發現帶走。”回想起此事,小王非常懊悔。女朋友得知他吸毒后,很快和他分手,家里的父母非常傷心。對于未來的打算,小王表示,自己需要在戒毒所里戒毒兩年,出去后,一定要好好彌補對家人的虧欠。
吸毒現低齡化,最小的只有16歲
復吸率達到90%以上,最關鍵的心癮沒戒掉 6月23日,記者來到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探訪了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和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發現吸毒學員呈現低齡化趨勢,年齡最小的男學員只有16歲,女學員最小的只有17歲。
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是山東省成立的第一所男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也是目前省內收容量最大的戒毒機構,自2009年正式接收戒毒人員。近期,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對在所學員進行調研。據調研數據顯示,26歲至35歲的學員所占比例最大,為54.7%。文化程度中,初中學歷占比最高,達到53.3%,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員占1.5%。青島送戒在所學員(包括戶籍地為青島和在青吸食被抓獲人員)占10%左右。
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位于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是省內唯一一所收容女子強制隔離戒毒的機構。據了解,2014年11月份,該所收納的戒毒人員僅200多人,截至2016年6月份,該所戒毒女學員已增至600人。據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提供的數據顯示,戒毒所女學員平均年齡只有25歲,30歲以下的學員占70%,其中年齡最小的僅有17歲。從文化程度來看,初中程度及以下學員所占比例達到71%。數據顯示,青島送戒在所女學員為132人,約占目前在所人員23%。
據介紹,沾上毒品上癮后,吸食的次數和量會越來越多,為了獲得購買毒品的資金,很多人會以販養吸,進行偷盜或者搶劫,不少女性甚至通過賣淫賺錢。“目前,吸食新型毒品人員比例呈上升趨勢。”據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工作人員介紹,新型毒品不像傳統毒品會給人的生理上帶來很大痛苦,冰毒的危害更加隱蔽,以至于很多人輕易嘗試第一口毒品。
“對于在所戒毒人員來說,生理脫毒很容易。但是,之所以復吸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最關鍵的是心癮沒戒掉。”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治療戒毒康復中心主任湯洪源說,除了對學員進行身體上的治療,他們還注重心理干預,人格重塑培養。
13歲開始吸毒,15歲被學校開除 16歲的小元,是山東省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中年齡最小的戒毒者,身高超過一米八,文身從腿一直延伸到胳膊,身上散發著濃濃的“江湖氣”。
“我13歲就開始吸毒了。”回憶起自己的“吸毒史”,小元嘆了一口氣。據小元介紹,他是淄博人,2013年他才13歲,他身邊有一個親戚吸毒,當時抽的是“水煙”,因為看到抽的方式很奇特,加之當時對毒品并不了解,他沒有多想就嘗試了幾口,隨后多次吸食,以至于慢慢成癮。后來,他開始“混社會”,隨著混的圈子越來越大,他吸毒的頻率和次數也越來越多。2015年,正上初三的小元與同學打架造成惡劣影響,被學校開除。
“沾上毒品后,我的精神越來越差,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曾經也想慢慢地戒下來,但是沒有成功。”2015年8月份,他在一次吸毒時被警方抓獲,直到這時,他吸毒的事才被家人發現,家人苦口婆心勸說,但是他已經“病入膏肓”,繼續跟著社會上的人邊混邊吸毒。
據小元介紹,在吸毒的過程中他也曾產生過恐懼。“我有一個21歲的女上線,有一次我被抓,7天后出來再找她時,發現她因吸食毒品過量,于三天前停止了心跳。”小元說,自從他進到所里,父母來過兩次,每次看到他們自己心里很難受,感覺對不起家人,希望能戒掉毒癮,出去后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
19歲舞蹈才女,被同事拉下水 盡管穿著統一的制服,剪著同樣的樸素發型,但是人群中的依佳,其獨有的氣質能讓人立刻注意到她。今年23歲的依佳,家住聊城,2008年考入河北一所藝術高校,學習古典舞專業,而就在即將畢業時,她不慎沾上了毒品。
2012年即將畢業時,19歲的依佳到河北一個劇組實習,從事后期影視制作。一次,劇組有個吸毒的同事告訴她,毒品可以讓她獲得“靈感”,為了拉近與同事們的關系,依佳初次嘗試了冰毒。“第一次吸了三四口,之后就沒再碰,但過了半年,和同事們一起出去喝酒,又吸了第二次。那次吸完后,在朋友的慫恿下又吸了幾次,就開始上癮了。”
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依佳母親發現她吸毒,便從聊城老家趕到河北,陪著依佳生活。在親情的鼓勵下,她找了一份幼師的工作,并不再接觸毒品,看到女兒生活重新步入正軌,母親放心地回家了,豈料一次偶然機會,她又接觸到毒品,開始復吸。2014年依佳吸毒被抓。2015年3月份,為了幫自己更好地戒毒,父母把她送進了山東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我不怨恨父母,來戒毒所也是經過我的同意。希望通過我的經歷,提醒別人慎重交友,不要輕易被引誘。如果我再發現有吸毒販毒的,肯定第一時間報警。”對于未來的打算,依佳表示,回到父母身邊,找一份幼教的工作,繼續自己的“舞蹈夢”。
文/本報記者王洪智 圖/本報記者 王濱(署名除外)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