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端午小長假最后一天,恰逢全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在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里,20多個非遺項目集體亮相,傳承人現場秀起“絕活”,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記者了解到,青島市文化館、青島市非遺保護中心也在當天推出了包括演出、展覽等系列“非遺”主題宣傳活動。
非遺項目現場展示 “這是上百年的黃氏葫蘆烙畫、還有傳承了數百年的老榼子和田橫硯臺制作手藝……”昨天上午,在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門前,20多個全國、省市級非遺項目一字排開,向游客展示古老的手藝文化,眾多非遺傳承人現場為游客秀起了“絕活”,吸引了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特別是一些小朋友,頭一次看到古老的手藝,更是驚喜萬分。
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負責人趙永鍵介紹說,在全國第十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當天,他們將本地20多個非遺項目拿出來向游客展示,目的就是為了傳承古老的手藝,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手藝,并很好地承傳下去。當天,除了非遺項目展示外,精彩的漢服表演等文藝節目,也讓游客過了一把古代文化癮,穿越時空了解到了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
“利用金屬筆,在不同的溫度和手法的共同作用下,畫面上自然發生肌理變化,從而產生浮雕效果,色彩方面呈深、淺褐色乃至黑色,這就是烙畫藝術的精髓。烙畫是中國一種珍貴的稀有畫種,現在已經非常奇缺了。”黃氏葫蘆烙畫傳承人黃旭介紹,烙畫古稱“火針刺繡”,又叫“火筆畫”、“燙畫”等。據記載,烙畫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余年歷史。通俗地講,烙畫其實就是用一種特制的金屬筆在各種木質材料上烙制成的工藝畫,呈現載體包括了葫蘆、木板、樹皮,同時還有宣紙、絲絹等等。而葫蘆烙畫技藝目前作為非遺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文化館里看非遺 “看到磨坊、耕具、老井等這些鄉村老物件,就會勾起對過去歲月的記憶。”記者注意到,像國家非遺項目“田橫祭海”、即墨老酒古法釀造技藝和青島市級非遺木榼子、封缸地瓜酒等手藝,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的目光。來自青島市區、濰坊、煙臺等省內和外地的游客,慕名前來觀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青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已有田橫祭海、即墨柳腔、平度草編等非遺項目入駐展示。已建有即墨老酒、地瓜酒、即墨鑲邊和布老虎等12條非遺生產線,聘請非遺繼承人開展研發、生產、傳習等活動。
記者了解到,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當天,青島市還啟動了2016“中國夢 民族魂”非遺進校園曲藝專場演出,演出活動將從6月起至12月,走進全市10所中學,邀請膠東大鼓的傳承人梁金華、山東琴書的傳承人朱麗華以及茂腔傳承人張梅香等傳授 “名家名段”。另外,島城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青島市文化館趙文姬老師也將走進青島部分中小學義務授課。“文化遺產日”期間,青島市文化館的“非遺”展廳,將以圖文和實物陳列的形式,向市民介紹我市國家、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記者 康曉歡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