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上周,青島市小學品德學科深度教學研究之實效性教學研討會在青島東川路小學召開,來自東川路小學的老師展示了學校特色課程,研討會放在東川小學看中的是該校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優秀經驗和做法。學校把品德教育融入各個學科,甚至是校本課程中,學校還專門制定了一套完整配套評價體系。
全市研討會在“東川”開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此次研討會的有青島市各個市區教研員、學科基地實驗校的領導、基地負責人及李滄區的骨干老師。市普通教研室小學品德教研員徐開顏老師提出了兩個主題研究,一是深度教學的研究;二是課程整合的研究,為老師們指明了研究方向。
除了公開課展示外,東川路小學介紹了學校在學生品德教育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研討會之所以選擇東川路小學,是因為該校在品德教育方面有著優秀的經驗,同時還是青島市思想品德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
青島東川路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位于李滄區東部。2009年學校啟動了“綠蘊教育”的構建與實施,學校構建了“綠蘊教育”工作框架,由綠蘊管理、綠蘊課程、綠蘊文化和綠蘊行動四個系統組成。“綠蘊課程”體系的構建成就了品德課程校本化改造,《蘊德課程》《蘊智課程》《蘊健課程》《蘊行課程》是校本必修課,《蘊德課程》就是學校將國家課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校本化改造后的德育課程。
品德教育融入全課程 《蘊德課程》是學校構建的德育課程,基礎性課程為品德課,拓展性課程為學校設置的蘊德校本課程,是按照一至六年級學生的成長需要分級設置的。課程主題:一年級 “我和佳陽手拉手”朋友課程、二年級“紅領巾展風采”禮儀課程、三年級“我做班級小主人”責任課程、四年級 “我是你們的榜樣”榜樣課程、五年級 “愛與幫助”感恩課程、六年級“插上理想的翅膀”追夢課程。
同時,學校采用打通、平移、整合等策略來實現對基礎性課程的校本化改造。品德教研組老師對國家教材進行充分研究,保留部分內容留在品德課,將另一部分與學校的《蘊德課程》對應的內容梳理出來,進行整合實施。
除了每個年級梳理出與蘊德課程整合的內容,學校還適時地將一些德育活動與品德課程相結合。例如結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課《春游去哪里》,學校開展了“我的春游我做主”點贊活動,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春游地點。
東川路小學將德育活動課程化,讓德育浸潤到了學生的內心,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觸動,在活動中豐富了學生的體驗,對學生的影響更加持久、深遠。學校按照“五品佳陽”構建了綜合性課程體系,每個板塊下采用1+1N學習模式,“1”為達標式學習,即學校制定了各個板塊的基礎性目標,通過主輔必修課程落地;“1N”為特長式發展,即開設多樣化選修課程、搭建多元化展示平臺讓孩子展示。
德育評價有專門體系 對于東川小學的學生來說,最開心的莫過于用“佳·陽”卡置換到心儀的禮物了。在“佳·陽德育”總體框架下,學校構建了“佳·陽多元評價”體系,分為學生即時性評價、學生多元性評價和班級過程性評價三個部分。為實施學生即時性評價,學校分別設計了“陽光葉”“樂學葉”“健康葉”“雅趣葉”“創新葉”“爸媽加油葉”。平日里,學生在作業完成、上課聽講、讀書等學習方面表現優秀的,可以獲得一枚“樂學葉”;在德育課程、德育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校外的表現,例如拾金不昧、尊老愛幼、講文明、有禮貌等方面表現優良,都可以獲得一枚“陽光葉”。各個學科、全員參與的評價方式,實現了德育的全學科性、全員性教育。每個班級建立了班級評價檔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評價卡,上面除了個人簡介外,還有本學期自己的目標以及最想置換的物品等。
(記者 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