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西班牙小姐弟在青讀書 做陶藝印年畫樣樣都愛

2016-06-01 07:27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參照著課本上的拼音,來自西班牙的瑪麗和保羅姐弟倆一字一頓地讀著自己學的第一首中國古詩,贏得了班主任曲婧茹和全班同學的掌聲。作為3個月前剛剛來中國的“洋學生”,語言關是姐弟倆面臨的最大難題,但通過踢足球、做陶藝、印年畫,兩人逐漸融入到島城的校園生活中。記者從市教育局公布的數據了解到,目前,島城有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00余名外籍學生,在島城9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就讀,此外,還有1300余名外籍學生在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

  小學來了“洋娃娃”姐弟

  “你好,我叫瑪麗,他是我的弟弟保羅,歡迎你來我的學校。”昨天,記者在四方實驗小學校園內看到西班牙小姐弟時,他們正忙著排練六一兒童節 “星光閃耀炫彩校園”文藝匯演。姐姐瑪麗將代表學校的陶藝社團,上臺展示自己的陶藝作品,弟弟保羅則要參加足球動感展示。姐弟倆還要跟其他同學一起參與 “尋寶”,在校園內尋找老師們提前藏好的100件小禮物。

  小姐弟的班主任曲婧茹老師說,保羅和瑪麗是今年2月22日學校開學時,從西班牙轉學來的,這是他們第一次來中國。當時兩人幾乎連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瑪麗的父親是一名西班牙工程師,今年春節前被公司派駐青島,瑪麗今年11歲,是家里最大的孩子,除了保羅外,她還有4個弟弟妹妹,瑪麗的媽媽是一名西班牙音樂老師,現在懷孕6個多月,馬上就要生第七個孩子了。”曲婧茹老師說,瑪麗和保羅的父母也不會說中文,跟老師交流要靠一名西班牙語翻譯,但這名翻譯也不是中國人,曲婧茹和翻譯大部分時候要靠英文交流。

  說話要靠英文加比劃

  “按照瑪麗和保羅的中文程度,本來應該安排他們到一年級從頭學起,但考慮到姐弟倆已經10歲和11歲了,重上一年級會不適應。而且他們跟同齡的中國孩子一起上課,可能進步更快。”曲婧茹老師介紹,瑪麗和保羅最難過的是語言關,兩個孩子剛入學時,大部分時候說西班牙語,英語只會簡單對話,中文基本不會,不但上課時聽不懂老師講課,連在學校的基本生活都會有困難。曲婧茹是學校里比較年輕的女老師,雖然教語文課,但英語口語很好。最開始的一個多月,除了上課之外,她大部分時間都跟兩個西班牙孩子黏在一起。“就像教幼兒學說話一樣,我和班里的同學們從水杯、鉛筆等日常用品開始,一點點教保羅和瑪麗說中國話。”曲婧茹老師說,剛開始她和兩個孩子之間的交流,主要靠英文加肢體比劃,現在保羅和瑪麗的中國話進步很快,已經能聽懂老師和同學說的大部分話了。

  兩人展現足球天賦

  瑪麗和保羅剛入學的時候,因為語言不通,兩人每天坐在教室里幾乎不說話,也不跟同學交流。有時候同學邀請他們課間一起玩,姐弟倆都會因為害羞躲出去。為了讓姐弟倆盡快融入班集體,曲婧茹老師選了班上比較開朗活潑的幾名同學,跟保羅和瑪麗交朋友。“保羅和瑪麗因為不會說中文,在青島的生活圈子很窄,基本上只跟父母和弟弟妹妹交流。”曲婧茹老師說,后來上體育課踢足球時,體育老師畢兆鵬發現了西班牙小姐弟的足球天賦。不但弟弟保羅踢足球時體力和技巧很好,姐姐瑪麗踢起足球也是不讓須眉。隨后,姐弟倆被吸收進學校的足球社團,還成為了校足球隊的預備“外援”。瑪麗和保羅從足球運動中找到了自信,跟同學們的交流也越來越多,還主動教同學和老師簡單的西班牙語,講西班牙的傳說和故事。

  姐弟倆愛上中國美食

  瑪麗和保羅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兩人非常喜歡上陶藝課,姐姐瑪麗在陶藝課上做的陶藝作品,因為造型獨特,被選中在六一兒童節文藝匯演時上臺展示。姐弟倆還跟班上其他同學一起,為兒童節慶祝活動制作了木版年畫。姐弟倆還對中國美食很感興趣。中午放學時,因為姐弟倆的父母沒時間來接他們回家,保羅和瑪麗留在曲婧茹老師的辦公室,跟老師一起吃飯。兩人特別喜歡吃中餐,尤其是糖醋里脊、紅燒排骨這樣的菜,老師們也經常從家里做了肉菜帶來給姐弟倆。今年是瑪麗和保羅第一次在中國過兒童節,姐弟倆還用英文向班上的同學們介紹了西班牙的兒童節。

  將參加第一次期末考試

  曲婧茹老師介紹,六一兒童節過后,學校就準備開家長會,瑪麗和保羅隨后就要跟其他中國同學一起參加期末考試。瑪麗和保羅此前在西班牙上一、二年級時,學習以興趣學習為主,沒有課外作業,雖然有中考和大考,但不計成績,學習結束老師只發個評語,沒有成績單。到三年級才開始轉為正常學習。到中國后的這次期末考試,是姐弟倆第一次的正式考試。任課老師說,姐弟倆雖然漢語說得不好,但通過老師的課外輔導,他們已經學會了拼音,可以借助拼音閱讀課外書和誦讀古詩,而且開始跟其他同學一起學習硬筆書法和軟筆書法。因為中國和西班牙的數學教育進度不同,姐弟倆現在的數學水平,相當于中國二年級上學期,還需要老師進行補課。姐弟倆的英語成績很好,音樂、美術和體育課的成績也不錯。

  將“小老外”教成“中國通”

  “一般說來,沒有漢語基礎的外籍學生在我們學校經過一到兩個學期的學習,就可以用漢語跟中國同學和老師正常交流。”四方實驗小學的劉老師說,他們學校建校時就是雙語實驗小學,是島城較早一批能夠接收外籍學生隨班就讀的學校。2000年前后,學校最多時接收了20多名外籍學生。這些外籍學生畢業時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學習成績跟其他中國學生相比也毫不遜色。劉老師介紹,去年剛畢業的韓國學生樸徐演,剛入學時也是一個漢字不會寫,日常的漢語對話都不會,從學校畢業時,不但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偶爾還會說幾句地道的青島話。對這些外籍學生,學校并沒有特別的優待,只是通過更多的日常交流,讓他們更快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漢語。

  3600名外籍娃在島城就讀

  記者從市教育局公布的數據中得知,目前,我市共建有外籍人員子女學校9所,涵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學段教育,共有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學生2300余人,另有1300余名外籍學生在普通中小學隨班就讀。目前,全市中小學校與國外締結友好學校164個,2015年全市中小學出境訪問876人次,接待境外來訪846人次,網絡課堂等互動活動逐步增加,師生的國際化意識不斷提高。

  記者 黃飛 攝影報道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