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園那邊長了很多白色的蘑菇,不知道是不是有毒,有些外地游客上去摘了一袋子,多虧有人認識說可能有毒,他們才把采來的蘑菇都扔了。”昨天上午,熱心市民周先生撥打晚報熱線82860085,反映上午在雕塑園附近綠地看到的一幕。昨天下午,經記者核實,這種蘑菇雖然看上去挺好看,但其實內含毒素,名為墨汁鬼傘菌,絕對不能食用。記者 趙杰
市民制止游客采毒蘑菇 昨天是周六,天氣不錯,周先生和家人一起到雕塑園游玩。帶孩子走到一處松樹林下的草地游玩時,他發現草叢中散布生長著一些白色的菌菇,至少長了七八處,其中一些高的有12厘米左右,矮的有5厘米左右。這些蘑菇樣子有點像市場上賣的食用菌,看上去也很新鮮,像是剛剛長成的,非常漂亮。
此時,三名操河南口音的游客帶著孩子來這里玩,一個四五歲的男孩看到了蘑菇,興奮邊喊父母過來看邊動手摘起了蘑菇。男孩一連摘了三四個拿給父母看,孩子的父母也以為是雞腿菇之類的食用菌,不僅沒有制止還從包里找出了塑料袋裝了進去,準備拿回家吃。周先生剛想上前提醒,兩名本地口音的老人上前制止,提醒孩子的父母,這種菌菇有毒,不能吃。
樣子挺好看卻內含毒素 周先生心中好奇,因為自己也不了解,于是走上前想向這兩名老人問個究竟,但是兩名老人表示,自己只是之前見過,知道不能吃,但是對于這種菌菇,并不十分了解。隨后,周先生給青島晚報熱線打開來電話,希望記者能幫忙問個明白,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千萬不要誤食。
隨后,記者將周先生在現場拍攝的照片發給了植物中草藥研究者于濤,對方看過這些照片后表示,根據照片和生長環境判斷,這組白色的菌類群落,應該是鬼傘科真菌中的一種,中文名字叫墨汁鬼傘菌,又名鬼蓋、鬼菌、一夜菌。幼菌潔白嬌嫩,微有甜香味,長大后漸漸黑化。一般情況下,24小時后即為成熟體,會從傘蓋邊沿向中心逐漸自我消化,一夜之間,液化成黑色墨水樣液體,滴滴落地,墨汁堆堆,腥臭異常,令人惡心。幼菌稍有甜香味,但食用并飲酒后會中毒傷人。有的邊遠地區山民有將其幼菌經民間嚴格的傳統烹飪技藝處理后食用的習俗,然而,老化后的成熟體因含有過量氨基酸,被稱為鬼傘素的有毒物質,食用在體內的代謝物可以抑制人體對乙醇的代謝,從而導致出現乙醇中毒癥狀,表現為惡心、反胃、心跳過速等。食用量少時,可自行緩解;食用過量后,常常加劇癥狀,甚至危及生命。為防范未然,最好一點也不要把玩、貪圖野味去品嘗或食用。
夏秋多分布于沿海坡地 于濤表示,每年春末、夏秋季節,雨后或”桑拿天“里,這種較大型的墨汁鬼傘菌多生長分布在各公園、廣場林下和沿海坡地綠地草地、郊區各濕地、溪邊、林下草叢間。少年孩童千萬不要采集把玩嘗試品味,以免因為誤食而發生意外。
記者了解到,我國已知毒蘑菇種類超過400種(包括可疑有毒蘑菇),以牛肝菌科和鵝膏科為主,山東與云南、湖南、廣西、四川等省區都屬于蘑菇中毒高發省份,島城此前也發生過多起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中毒的病例。據了解,目前島城可食用的菌類有3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毒蘑菇像褐鱗小傘、毛頭鬼傘、細褐鱗蘑菇等有20多種。白毒傘、褐鱗小傘、白毒鵝膏菌等蘑菇外表干凈,看上去跟普通的可食用蘑菇沒有太大的差別,容易被市民采摘誤食。
嶗山范圍內的野生蘑菇共有40多個品種,其中有明顯毒性的至少有7種,分別是:毒蠅傘、有毒鵝膏菌、鬼筆、毒粉褶菌、有毒牛肝菌、馬鞍菌、有毒珊瑚菌。其中毒蠅傘顏色艷麗而且毒性非常強,僅通過呼吸就能把成年人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