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培林現(xiàn)場畫蘭花。
以蘭為友,以蘭為伴,以蘭會友,以蘭為畫。在城陽夏莊街道,有這樣一戶家庭,父親李鏡海對蘭花十分摯愛,“手培蘭蕊幾十載,日映風(fēng)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著名老畫家李鏡海喜歡養(yǎng)蘭花,他的畫蘭功力也從中悟出。后來,兒子李培林繼承了他的畫風(fēng),并將書法功底加入了畫中,五筆成蘭,也稱為“寫蘭”。
據(jù)李培林介紹,父親李鏡海生前很愛蘭花,最初接觸蘭花是在青島市場的書畫攤上看到了鄭板橋畫的蘭花拓片,從那開始,李鏡海便開始養(yǎng)蘭花,而且愛蘭成癖。“為了養(yǎng)好蘭花,父親還請教了很多懂蘭之人,冬天少澆水,夏天不可放在烈日下,父親每天都觀察著蘭花的成長,每一個形態(tài)都銘記于心?!?br>
“以前都是住平房,家里有很大的院子,于是我就把院子里種滿了蘭花,有200多株,每天親自給蘭花澆水,觀察蘭花的每一個形態(tài),再去畫畫?!崩钆嗔指嬖V記者,剛開始學(xué)會就需要多看別人的畫作,他收藏了很多鄭板橋的蘭花作品,還有父親畫的蘭花,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慢慢嘗試著畫蘭花。
“最初的蘭花都是五個花瓣,蘭花指就是取自蘭花的五個花瓣,我畫的蘭花也是五筆成蘭。雖然水墨畫沒有水彩畫那樣艷麗的色彩,但是它的絕妙之處就是通過‘濃淡干濕’來表現(xiàn)蘭花,神韻自現(xiàn)?!?br>
據(jù)介紹,畫蘭花也是有技巧的:一筆長,二筆短,三筆破鳳眼。畫蘭花需要心平氣和,信手拈來,無拘無束,才能將蘭花畫好。
李培林還現(xiàn)場作畫,之間寥寥數(shù)筆,傳神生動,用淡墨畫石,用濃墨寫蘭,石間崖下,蘭葉錯綜斜出,筆意酣暢淋漓,一片生機(jī)。
明明是用毛筆在畫蘭花,為什么稱之為“寫”蘭呢?原來,李培林是用書法的筆意在畫蘭花。李培林介紹說,為了畫好蘭花,他用了很長時間臨摹柳公權(quán)的書法,“我的作品就是加入了書法的筆意,起筆就像寫楷書一般,有收有放,有斷有續(xù)。蘭花的葉子雖然有斷點(diǎn),但絲毫不影響整體感覺,也稱‘筆斷意不斷’。”
文/圖 本報(bào)記者 欒英杰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