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立岐,29歲,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的汽車生產工段長,先后獲得青島市操作技術能手、青島市技能工人先鋒、全國操作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武俠世界中的高手,耳能聽得千步之外的細微聲音。而在汽車行業,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的汽車生產工段長苗立岐也是高手——他熟悉汽車的2000余個部件,半天時間能單獨組裝好一輛卡車,眼一掃,耳一聽,便知車的問題出在哪兒。11年里,他從一名草根汽配工成長為一位汽配專家。如他這般的工匠是當下“工業4.0時代”的推動者,在智能化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人工如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汽車裝配如何把握質量?苗立岐的回答是:“以工匠精神,把產品做到極致而已。”
11年從汽配工到工段長 11年前,一名手持函授學歷的年輕人敲開了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的大門;十多年后,這名年輕人已經從一名普通的汽車裝配工成長為汽車生產工段長,對2000多個汽車零部件的安裝了然于心,頻頻在同行業技能大賽中獲獎。憑借一雙眼睛和一雙耳朵,在汽車故障排除領域,成為無人替代的能手。
他叫苗立岐,1987年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鎮。2005年,他從一名小小的汽配工干起,白天是8個小時的專心工作,業余時間,他開始看書惡補技能——汽車構造、故障分析、裝配技巧,經常是躺在床上,夢里還在背誦學習的內容。三個月后,他被選為班組長;之后的4年時間里,苗立岐把汽修中高級證、電焊工中高級證、汽車裝調工技師證、函授學歷畢業證收入囊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一名普通的汽車裝配工成長為工段長,這在整個集團內部也不多見。”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總裝車間經理張文濤說。
排除故障他靠耳聽目測 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江山中路的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談到苗立岐,大家無不豎起大拇指,紛紛稱贊他為“汽配全能手”。中醫看病靠“望聞問切”,而苗立岐給汽車“看病”靠的是“耳聽目測”,掃一眼,他能判斷汽車內飾的哪一個螺絲擰得到不到位;耳朵聽,他能判斷發動機的異常是因為哪個零部件導致的。
熟悉汽車整裝工作的人都知道,只有熟悉了每一個汽車零部件的安裝,才能勝任汽車故障排除工作。“整個汽車整裝車間一共有三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分四個工段,每個工段上的裝配工從事的零部件安裝都不一樣,苗立岐的神奇之處在于,任何一條生產線、任何一個工段的工作,他都能勝任。”張文濤說。
“一輛車上的全部零部件有2000多個,應該安裝在哪里、怎么安裝,苗立岐全都記得住,不服不行!”五菱工作人員康怡林這樣說。據苗立岐介紹,不需要借助車間流水線,他可以獨立在線下組裝一輛車,整個過程僅需要7個小時。由于他對汽車各部件均了如指掌,汽車下線后如果遇到其他人解決不了的故障,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苗立岐。
發明“備胎機”為工人減負 在熟悉了整個汽車生產線的流程以及每一個零部件的安裝的同時,苗立岐還不斷反思公司現有的生產線還存在哪些可以改善的環節。看到在汽車備胎的安裝中,工人是用手托舉到車底下,重復的勞動非常累胳膊,苗立岐就利用氣缸做成了一輛小車。他把備胎放到小車上,輕輕一按控制閥,汽車備胎就會傳送到底盤安放備胎的位置,不僅節省了工人的體力,還把裝配效率提高了一倍。去年一年,苗立岐已經申請了4項專利。
“平凡,但有力量!”是苗立岐對工匠精神的理解。“絕不能讓下線的汽車因為一個零件安裝不規范而存在召回隱患”是他對自己的督促和決心。在總裝車間擔任工段長至今,苗立岐已經編制完善了3種車型的配置工藝流程,并配合質量工程師為控制車間的質量缺陷出謀劃策,完善工藝流程,使生產線一次下線合格率從85%提升到了98%。在他的努力下,公司一條生產線可同時生產三種車型,極大地提高了效率。
記者 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