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套高低壓控制柜,每套平均200根線,他知道每一根線的用處;僅靠看、聽、摸,他就能判斷出泵機的故障原因;加壓站改造,他在不停電、不停水的環境下完成任務……他就是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加壓站管理處安全技術科電氣管理員張圣杰。在崗30年,張圣杰用不斷學習、堅守職責的工匠精神,為全市供水保駕護航。
絕活
200根線的功能他都知道 “青島市一共有21座加壓站,40臺變壓器,87套機泵,336套高低壓控制柜……”昨日,在位于重慶南路的加壓站控制室內,48歲的張圣杰如數家珍地為記者介紹起青島市自來水加壓站的具體情況。
如果居民家中的自來水是血液的話,加壓站就像是心臟,自來水就是通過這里正常的運行而輸送到千家萬戶。張圣杰指著室內一排排“文件柜”說,這是加壓站里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低壓控制柜。拉開其中一個控制柜,記者看到里面密密麻麻排列著各種標有符號的電線。張圣杰表示,每個控制柜里多則300多根線路,少則一二百根線路,平均每套控制柜有200根線,而每根線都有自己的功能,有的管電壓、有的管電流。作為電氣管理員,只有熟知每根線的功能,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出控制柜內的故障原因。
“這些控制柜的圖紙早已經印在他的腦子里了,他就是 ‘活圖紙’!”青島水務海潤自來水集團加壓站副處長劉忻替張圣杰解釋說,每根線是管什么的都有專門的圖紙,張圣杰在更換新設備之前總會先把圖紙仔細研究一番,然后再結合實際操作來鞏固。久而久之,加上張圣杰格外的勤快,總是比別人在一線的時間要久,周六周日無休,對自己的工作領域熟悉程度令同行敬佩。
應用
三招查出水泵軸承故障 張圣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下足功夫,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無不迎刃而解。去年3月的一天,青島市供電線路出現故障,4個加壓站同時停水。張圣杰分身乏術,只能去了其中一家規模最大的加壓站,另外三個加壓站則委派其他同事去檢查故障。“我一邊解決自己手頭的問題,一邊通過電話給其他三位同事支招,還算及時地找出了每一個故障點。”張圣杰說,他對每個加壓站里的每一臺設備都太熟悉了,同事一說“癥狀”,他就能大概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據劉忻介紹,張圣杰排除泵機故障的本事也非常了得。“一看二聽三摸。”李忻告訴記者,張圣杰一般通過看數據、聽聲音、看震動這三招就能判斷泵機的故障。去年供水高峰期間,河西二泵7號機被發現送水量有變化,張圣杰到現場用這三招,很快判斷出是水泵軸承有問題,馬上進行調整修復,保證了市區25%的用戶能正常用水。
2013年,河西加壓站設備改造,要求改造過程中不能停電、不能停水,加上老線路已經丟失原始的圖紙資料,施工廠家犯了難。“在沒有圖紙資料的情況下,為了插一根線,我們插了30多個小時才插對。”張圣杰告訴記者,為了趁機梳理這些老線路的圖紙,他特意跑去找已經退休的老工人搜集材料,并和施工廠家協調施工,最終在不影響周邊居民用水的前提下完成了改造。
效益
研究“門道”降低公司成本 張圣杰18歲入廠,在加壓站的電氣管理崗位上一呆就是30年。同行們都佩服他對加壓設備的精通,稱他“電氣通”,但他卻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熟能生巧而已。“跟這些電氣設備打交道還是挺有意思的,你能從不斷更新升級的設備和技術里面找到很多‘門道’。”張圣杰這樣說。
張圣杰把找“門道”視作興趣,同時也給公司帶來了直接利益。加壓站管理處加壓供水覆蓋區域面積廣,站點多,線長面廣,機泵設備眾多,用電量占運行成本的大頭,節電成為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經過長時間對各站主要設備的運行方式、開機臺時進行比對分析,張圣杰發現有些泵站變壓器包裝容量過大,低效運轉導致每月多用不少電,便想到減容可以減少浪費降低成本。2013年集團公司調整加壓供水運行方式,張圣杰發現四流路泵站變壓器富余容量較多,積極與領導溝通,建議將四流路變壓器降為250kw/A,此一項每年為加壓處節省電費13.5萬元。
通過日常研究調查,張圣杰對多個加壓站軸承及泵殼運行故障進行分析攻關,將液體潤滑油改為固體,提高了傳動效率,減少了故障,每年為企業節約資金10余萬元。2008年,海潤自來水集團為降低水泵起動對管網的沖擊,準備在河西一泵安裝一臺高壓變頻器。張圣杰憑著多年的經驗和過硬的技術,在沒有借鑒經驗的前提下,大膽提出對施工的建議,經過研究分析,制定了詳細的施工方案,施工結束后,調試一次開機成功,自此機組開停機實現了變頻控制,大大降低了管網的沖擊壓力,為企業節省經費40余萬元。同時,降低了機組的電耗,每年節約30余萬元電費。 記者 王婷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