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今年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同比翻倍 三問題引關注

2016-05-11 06:57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眼下,強降雨天氣正在南方繼續肆虐,多地接連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公眾在關注福建泰寧泥石流災害救援工作的同時,也在持續聚焦今年嚴峻的地質災害防治形勢。

  “新華視點”記者從國土資源部了解到,目前,全國有28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地質災害發生數量、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均有較大增長。第二季度全國陸續進入汛期,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將更加嚴峻。

  在當前歷時最長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今年我國氣象年景總體偏差,多地地質災害防治將迎來大考。

  焦點1:地質災害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調查:一季度發生數量、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同比均翻倍

  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最新數據表明,與去年同期相比,我國今年一季度地質災害發生數量、造成死亡失蹤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增加130%、200%和170%。

  受近期降雨范圍廣、局地降雨強等因素影響,南方已有多地陸續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據記者不完全統計,5月6日,江西省宜春市境內的明月山景區突發山洪,明月山山頂纜車附近出現山體滑坡,100多名旅客滯留;7日,浙江臨安市普降大到暴雨,暴發局地山洪,清涼峰鎮出現山體滑坡,截至當日17時,全市受災7900余人,倒塌房屋106間,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500萬元;9日,福建南平市建陽區發生兩起泥石流災害,造成3人死亡1人失蹤。10日凌晨,廣西蒼梧縣梨埠鎮馬進村一處山體因遭遇連日強降暴雨發生坍塌,造成民房部分受損和4人失聯。

  尤為牽動人心的是,8日福建泰寧縣突發10萬方以上大型自然災害泥石流。泥石流沖毀了池潭水電廠擴建工程施工單位生活營地,同時沖毀了池潭水電廠廠區辦公大樓。截至10日13時,泥石流災害現場已經發現35具遇難者遺體,仍有失聯人員1名。

  記者近日在泰寧縣救援現場看到,當地不少河流山洪洶涌,不少山體滑坡,山上的竹子、杉木等隨著大量紅泥土一沖而下。“持續的暴雨、巨石和泥沙淤積給現場救援帶來不少難點。”在泰寧救援現場的福建國土廳地質環境處副處長劉順桂告訴記者,包括此起災害在內,今年以來,福建省已發生30余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泥石流、滑坡事件,地質災害發生數量上升明顯。

  焦點2:是什么導致了如此嚴重的災情?

  調查:歷時最長超強厄爾尼諾持續影響,多因素疊加加劇地災風險

  記者采訪了解到,極端天氣、地質條件等因素是今年以來南方等地地質災害頻發的主因。

  “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成因復雜,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其中,降雨量、降雨強度和降雨歷時等因素的影響較為明顯。”劉順桂說,在遭遇多次強降雨時,江河水位較高,土壤接近飽和,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地區已遭遇了多輪持續強降雨襲擊。“自3月21日起,南方地區接連出現13輪暴雨強降水過程,5月份就多達3輪。”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監測首席專家周兵介紹,以往每年3月至5月是江南春季連陰雨季節,4月至6月是華南前汛期,今年兩個氣候現象出現疊加,加劇了南方雨勢。

  “隨著持續強降雨且落區與前期重疊,南方地區降水的重疊效應加大了災害風險,如土壤含水量將進一步增加,部分地區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等級升高。”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說。

  受訪專家進一步分析表示,近期強降雨等極端天氣的出現與厄爾尼諾現象具有較大聯系。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風峻說,2014年以來的這輪厄爾尼諾現象橫跨三年,已成歷時最長、強度接近于1997-1998年的又一次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受此影響,今年我國降水偏多,南北方汛期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

  此外,人類工程活動頻繁,疊加強降雨等自然因素,對地表環境產生擾動,也會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環境復雜,城鎮化建設等人類工程活動不斷加劇,加之氣候異常、強降雨、地震等影響,地質災害防治面臨更大挑戰。

  焦點3:如何應對嚴重災情?

  調查:關注宿舍工棚選址和預警監測等問題,避免群死群傷事件

  多位受訪專家認為,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致災因素多,有很強的突發性,破壞性強,造成后果點多面廣,公共安全隱患大。

  “目前,我國已完成1080個縣(市、區)的地質災害1:5萬詳查調查工作和15833處隱患點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清全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情況,但我國地質條件復雜,隱患點數量不斷動態變化。”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通過綜合治理國內地質災害隱患點核銷了很多,但隨著情況動態變化和調查排查深入,未來隱患點仍會繼續增加。

  上述負責人表示,部分礦山企業、施工單位還存在宿舍工棚選址不當、臨災避讓意識不強、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等問題,導致礦山和在建工程等區域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在全國28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對于眾多威脅集鎮、學校、醫院、村莊等人員密集區的隱患點,亟待采取搬遷避讓或工程治理措施。

  專家指出,除了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外,預警監測等也存在一些現實難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可以事先預警,但如果災情特別突然,也很難做到及時百分百地防范。而且,有的地區還未完全納入監測范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預警效果。”一位長期關注地質災情的業內人士說。

  據新華社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