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北區鞍北片三期棚戶區改造從今年3月20日啟動簽約交房,到現在已經進入尾聲。15名同為棚戶區筒子樓的居民組成居民監督委員會,從這片棚戶區入戶調查開始,就參與房屋征收工作的決策、監督和推動。昨日,記者從阜新路街道獲悉,作為鞍北片三期棚戶區改造居民監督委員會成員代表的趙輝星,在鄰居節期間被評為十佳“好鄰居”。
15名老鄰居組建監委會 阜新路街道南寧路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成立居民監督委員會是棚戶區征收項目啟動前的第一項工作。居民監督委員會由居民推選樓長、小組長及其他有威望的居民為代表,居民監督委員會成員,除了在前期登記摸底工作中起到巨大作用以外,在房屋征收工作全程都起著重要的決策、監督及推動作用。鞍北片三期的居民監督委員會15名成員每天從早到晚,奔波在每家每戶之間。有的房屋白天去沒有人在家,晚上就再去一趟,有時要在居民門前等到晚上10點多。實現了房屋征收補償工作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有效推動了房屋征收工作的順利實施。目前,我市將居民監督委員會這一做法寫入了 《青島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作為一種成熟的、有效的制度在全市推廣。
政策優惠居民爭相簽約 “筒子樓上住十多平方米小房的居民,貨幣補償的錢也能買一個套二廳的二手房了。”南寧路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改造計劃,年初已經完成入戶評估。該項目采用貨幣補償和異地房屋補償兩種補償方式,居民可自選一種補償方式。兩處異地房屋補償房源是位于萍鄉路52號項目和閥門廠項目的御景新苑,包括6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的10多種戶型,分別可于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入住。
據介紹,由于棚戶區改造補償中的貨幣補償政策優惠幅度大,九成拆遷居民都選擇貨幣補償。按照征收房屋每平方米評估價在12300元至13000元之間計算,即便住房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戶型,也能拿到六七十萬元的補償款。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居民監督委員會成員前期工作,居民們對拆遷政策已經非常了解。原本計劃3月16日發布征收決定和征收公告、3月20日簽約交房,但發布征收決定當天,許多居民就急著交房領取房屋補償款。為方便居民簽約交房,工作人員在現場增設了簽訂交房協議的臨時辦公點。
協助棚改當選“好鄰居” “這個好鄰居榮譽證書是發給監督委員會所有成員的。”趙輝星是鞍北片三期棚改項目居民監督委員會中的一員,拿著剛頒發的十佳“好鄰居”榮譽證書,他認為自己是代表居民監督委員會15名成員上臺領的獎。他見到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棚戶區改造是件好事,要讓大家都知道。”66歲的趙輝星告訴記者,他是由居委會推薦、鄰居們投票入選了居民監督委員會,并且被推選為監督委員會負責人。
目前,鞍北片三期棚戶區改造簽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歷時近5個月,趙輝星全程參與了這項最為艱辛的工作。從征收補償方案初稿草擬開始,他們就向居民宣傳征收政策。一方面監督房屋征收進程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要收集居民的意見建議,反饋給負責房屋征收的政府部門。期間,對于有顧慮的居民,監委會成員也會做思想工作,推動項目順利進行。
幫助鄰居早日住上新房 “我們這片棚戶區是鞍北片的三期,看著前兩期筒子樓改造了,老鄰居們都急切盼望能住上新房。”趙輝星告訴記者,鞍北片棚戶區三期改造項目包括撫順路以南、鞍山路以北、鞍山二路以東以及山東路以西圍合區域內的筒子樓,共涉及25棟筒子樓和平房等老房屋,有居民973戶。“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筒子樓,墻面磚都酥了。”趙輝星說,居民們住的這些筒子樓都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鑄造機械廠、卷煙廠、明膠廠等老企業建設的職工宿舍,房屋面積多在20-30平方米。因為建設年代久遠,存在居民生活空間狹小、房屋老化、配套設施破損嚴重、生活條件惡劣等諸多問題,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居民監督委員會成員在前期入戶時,鄰居們都盼望趕緊啟動改造,許多老年居民渴望能在有生之年住上新房。“鄰居們這么盼望拆遷改造,我們得幫著大家早日住上新房。”趙輝星說。
故事
走街串巷幫老人買房 “老太太的房屋補償款肯定都是你們兄妹9個人的,大家都是手足同胞,再怎么有分歧也可以協商解決。”趙輝星在社區居委會與一家兄妹9人聊天,這次聊天是為了幫助一名老太太盡快簽訂房屋征收協議。趙輝星告訴記者,目前鞍北片三期棚戶區簽約已經接近尾聲,所剩不多的幾戶居民基本都存在家庭糾紛或產權爭議。產權爭議的房屋通過法律渠道解決,有家庭糾紛的就由監督委員會參與調解。這天見面調解的戶主是一名老太太還有她的9名子女,子女們因為房屋補償款分配存在異議,拒絕在房屋征收補償協議上簽字。和老太太子女們談了一上午,還是沒有結果,趙輝星還是熱情地把大家送出門。除了要調解家庭糾紛,他們還幫老鄰居看房買房。今年4月,家住鞍山二路3號樓的一名老年居民簽約時一直猶豫。詢問得知,這名老鄰居房屋補償款能拿到大約74萬元,但手頭沒有多余存款,要在附近買一個60平方米的二手房很困難。這名老鄰居表示,他得先買好房子,才能簽約交房。為幫助他順利簽約,趙輝星到處找房屋中介看房,最終在附近幫老人找到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套二房。老人高高興興趕到社區簽了約。
打越洋電話找到房主 “能見著人怎么都好辦,最困難的就是很多房主已經搬走很多年了,必須要想方設法聯系到他們,告訴他們房屋征收的消息。”趙輝星說,因為這個片區的房屋破損嚴重,好多居民都不愿在這里住,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居民搬到別處居住,筒子樓的房子早就租出去了。要找到這些居民,將棚戶區改造的消息通知他們,就得費一番周折。房屋評估必須要有房主在場,而去年過小年之前入戶評估時,鞍山二路3號樓住戶劉女士卻一直沒在家。趙輝星和居民監督委員會成員們四處打聽得知,劉女士的女兒在美國上學,她去年就到國外陪讀去了,出國前用的電話都停機。“我們有時候就跟私家偵探一樣。”趙輝星開玩笑地說,他們到計生、勞動等部門查找,終于找到劉女士在國外的聯系方式。通過越洋電話得知,家里老房子要征收改造,劉女士非常高興,專程從美國趕回來辦理房屋征收手續。
幫鄰居找回陽臺面積 協助街道推進棚戶區房屋征收,只是居民監督委員會的職能之一,他們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監督職能。從選擇房屋評估公司開始,居民投票、唱票過程就有居民監督委員參與監督。在他們的監督協助下,10多戶居民還找回七八萬元的房屋補償款。鞍山二路7號樓有10多戶居民在簽協議時發現,自家房產證上標注的建筑面積,并不包括6平方米的陽臺面積,這樣每戶的房屋補償款就要少拿七八萬元。“居民家的房屋確實有這個面積,我們得幫他們找回來。”趙輝星找到房屋征收辦公室,專門討論此事。最終經相關部門現場勘查,確認是在公房出售時,因為工作人員疏忽,沒將陽臺面積計入房產證。這10多戶居民再簽約時,陽臺面積已經得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