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旅游港設想圖。
公路旅游港規劃圖。
公路旅游港 目標:打造以青島主城區為中心、15公里為半徑的環狀“公路旅游母港”,構建進青旅游的“第一島鏈”。以青島主城區為中心、30公里為半徑的環狀“公路旅游母港”,構建進青旅游的“第二島鏈”。
七大母港:擬市北區(環灣大道濱海歡樂城周邊)、擬李滄區(世博園南部或西部)、擬黃島開發區(金沙灘周邊)、擬青西新區(濱海大道以南靈山衛周邊)、擬高新區(正陽路北華東路以東區域)、擬城陽區(城陽區與即墨市交界區域)、擬嶗山區(濱海大道王哥莊區域)。
子港:青島長途汽車站、汽車東站、汽車北站、館陶路汽車站、黃島汽車站、西海岸汽車站、即墨汽車站、膠州汽車站、萊西汽車站、平度汽車站等。
半島都市報4月18日訊(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鄭軻) 記者18日從交運集團獲悉,該集團計劃今年啟動青島“公路旅游港”建設,以青島主城區為依托,擬規劃建設七處“公路旅游母港”,分別形成15公里(第一島鏈)和30公里(第二島鏈)左右為半徑的環狀分布帶。通過道路交通的接駁、換乘、擺渡的運營方式,實現港與港間、港區與景區、城區間的互聯互通。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到了旅游旺季,平均每天分布在青島主城區和周邊區域的外地車輛約20萬輛,以旅游為目的的約占40% 以上。大巴車和自駕車主要經由膠州灣高速、膠州灣隧道、青銀高速、膠州灣大橋、青蘭高速、青新高速等路網進入主城區。根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日均經由這些道路駛入主城區的旅游大巴達到8.3萬輛,并且每年呈遞增態勢。
“大量旅游大巴的蜂擁而至,加上外地司機對島城道路狀況、景區景點、餐飲住宿等情況不熟悉,誤闖單行、禁行道路的情況時有發生,加劇了島城主城區道路特別是沿海一線的擁堵狀況。”交運集團有關人士認為,這不僅影響了城市的運轉,也給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針對城市交通配套與旅游需求不相匹配、矛盾日益凸顯的現狀,交運集團早在2013年便提出了籌劃布局“公路旅游港”的設想。今年,交運集團計劃正式啟動青島“公路旅游港”建設,計劃將15公里環狀帶設在世博園景區南部或西部、濱海歡樂城周邊、西海岸金沙灘景區周邊,分別選址100畝地(內具停車樓),打造以青島主城區為中心、15公里為半徑的環狀“公路旅游母港”,構建進青旅游的“第一島鏈”。此外,30公里環狀帶初步設在嶗山區濱海大道王哥莊區域、城陽區北部、高新區核心區域、青西新區靈山衛區域,分別選址200畝地(只具停車場),打造以青島主城區為中心、30公里為半徑的環狀“公路旅游母港”,構建進青旅游的“第二島鏈”。
交運集團董事長劉永康認為,通過兩個“島鏈”的互聯互通,發揮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優勢,可疏導進城車流,調控景區人流,緩解主城區特別是前海一線的交通擁堵,加快推動青島市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轉變,著眼青島全域旅游發展,助力打造“全方位、全要素、全時空”國際化旅游目的地城市。預計2017年,完成全域點、線、面規劃布局,2018年完成公路旅游母港規劃建設,實現各種方式的零換乘。
■布點
分為母港和子港打造入城服務中心 在交運集團的規劃中,公路旅游港分為母港和子港。其中,以兩個“島鏈”為主體的外圍交通旅游核心圈,由7個母港連接成狹長的經濟圈。當外地游客到達“母港”入住之后,還需要從母港到子港再到景點。這時,青島長途汽車站、汽車東站、汽車北站、館陶路汽車站、黃島汽車站、西海岸汽車站、即墨汽車站、膠州汽車站、萊西汽車站、平度汽車站等這些公路旅游子港,就成了游客分散的另一層“集合地”。
“交運集團將以現有豐富的站群資源為依托,打造多個青島入城服務中心,廣設旅游集散服務點,成為數量居多的節點。”劉永康介紹。
■布線
開通旅游直通線游客來玩更方便 “從母港到子港,今后將形成擺渡、接駁、定制等各種形式的交通運輸方式,通過公交與地鐵口岸、與旅游景點景區之間公交的接駁換乘體系,連接公路旅游港和各景點之間,以及景點與景點之間的核心圈。”劉永康介紹。
不過,目前青島的熱門景點相對集中,分布不均,對此,交運集團表示,結合青島市“全域統籌、三城聯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交運集團通過打造“公路旅游港”,將推出老青島特色游、休閑養生游、歷史文化游、親子游、海洋探索、百年老街以及私人訂制等系列旅游產品和線路,以此延長外地游客在青島逗留時間,提高青島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
■設想
打造“城市客廳”吃購行娛一體化 “我們可以把‘公路旅游母港’看作是青島的‘城市會客廳’,外地游客來了之后,先在‘客廳’里進行接待,之后再由交運擺渡車、專線車、觀光車等車輛,把游客運送到市區。”劉永康說,通過公路旅游港的打造,未來外地游客無論是組團游、自駕游還是自助游,進入青島之后,首先進入的是旅游母港,在母港里享受吃、住、行、購、游、娛一體化的服務。
據劉永康介紹,除了在“客廳”里住下來之外,客運大巴和私家車,也可以直接在母港里停放,解決了停車和住宿難題。完成這部分接待后,無論游客是參加會議也好,探親訪友也好,旅游購物也好,可以經由交運擺渡車、專線車、觀光車這些車輛運送到市區。
■相關新聞
城市交通咋改進大家一起來幫忙 半島都市報4月18日訊(記者 婁花 ) 為掌握青島市城市交通出行基本特征和規律,更好地服務于青島市交通規劃和地鐵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4月18日,記者從市地鐵辦獲悉,由市地鐵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牽頭,青島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青島市第三次交通出行調查工作已全面啟動。調查工作在2016年4月至6月陸續展開,其中居民出行網絡問卷調查將于4月20日至29日正式實施。
本市在2002年和2010年分別開展過兩次全市交通綜合調查。今年的交通出行調查在保持以往調查的延續性基礎上,將著重圍繞青島市城市發展進程中遇到的交通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主要分為居民出行調查、公共交通出行調查、道路流量調查、出入境調查、無線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收集類共6個大項18個分項調查,調查成果將為交通規劃、管理和出臺緩堵減排政策提供技術支持。
其中,居民出行調查包括居民出行網絡問卷調查、傳統入戶補充調查、流動人口出行調查等;數據收集調查包括土地使用狀況數據、人口與就業狀況數據、機動車保有量分布狀況數據等。網絡出行調查以居民家庭戶為基本抽樣單元,調查對象為自己家人及調查出行日當天臨時居住在您家的其他人員:如親戚、朋友等。由于填表當天一完整天的時間尚未結束,故調查問卷設計時所需要填寫的是您家各成員調查答卷前一天的出行信息,因此也建議市民在調查問卷開始前,提前了解家中各成員前一天的出行信息,以確保調查內容填寫的準確性。在問卷填寫與收審等各個環節,對于被訪居民提供的家庭及個人信息將按照相關法規予以嚴格保密。
今年,《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獲國務院批復,本市全域范圍將落實“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本次交通出行調查工作中,最需要市民關注和積極參與的是網絡居民出行調查問卷。市民可以登錄www.qddiaocha.cn,或者微信登錄關注青島地鐵傳媒公眾號“地鐵新生活”,參與問卷調查。
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鄭軻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