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4月15日消息 “維我即墨,雄踞齊魯,瀛海龍翔,山川鳳翥,膠東璀璨明珠,齊國大邑通都,青島文化根脈,神州古縣翹楚……”4月13日至14日,青島籍表演藝術家唐國強受邀來到即墨古城,參與錄制《即墨古城賦》形象藝術片。
唐國強演繹《即墨古城賦》
唐國強:打破時空概念,透過此片直觀解讀即墨 《即墨古城賦》由陜西省賦學會會長商子秦潛心創作,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包志堅朗誦。該賦言簡意賅,意蘊深長,濃縮即墨歷史淵源、人文精髓、自然景觀和城市發展特色,將打造成為一部推介即墨歷史文化、彰顯古城特色的精品形象藝術片。
“《即墨古城賦》的撰稿、朗誦和演繹應該打破時空概念,整體連貫地展現即墨歷史文化,引導觀眾突破對景物的關注,通過聚焦即墨大夫、田單等歷史人物,更加透徹直觀地解讀這座城市!”在奎明樓、文廟、學宮,他用心體悟《即墨古城賦》的內涵,多次要求重新錄制,不斷提高鏡頭質量。
唐國強演繹《即墨古城賦》
漫步即墨古城,唐國強交口稱贊古城建筑之精美。只見火紅的櫻花、緋紅的桃花、嫩黃的迎春,一簇簇,一片片,映襯在灰瓦絳窗古建筑之間,耳畔鳥語,滿目春光,令人賞心悅目。
唐國強演繹《即墨古城賦》
談起古城建設,唐國強贊賞之情溢于言表,“外觀保持古城原貌,房內布局設計充分考慮現代居住功能,這很好!即墨復建古城,將城市文化空間與景觀地產有效結合,既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又營造出彰顯城市品位的文化景觀。”
商子秦:即墨獨特的歷史文化為古城賦創作增添靈感 《即墨古城賦》撰稿人商子秦同樣對即墨古城贊不絕口:“古城涅槃重生,通過文明傳承,讓歷史文化得到原生態展現,為后人了解即墨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10年前,因為撰寫《田橫祭海文》,他就開始研究即墨文化。即墨古城建設啟動后,他再次來到即墨,創作《即墨古城賦》。“我在陜西長年從事歷史文化研究,山東是孔夫子的故鄉,即墨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看到即墨古城建設如此講究原料和工藝,傾力打造精品工程,讓我感動,也為能夠參與古城賦創作而感到十分榮幸。”
采風創作中,商子秦發現,即墨與內陸省份城市文化差異較大,這座城市的文化更多是“山海文化”,一種由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和商業發展等因素共同促成的獨特區域文化,這為他精心創作《即墨古城賦》提供了良好的靈感支撐。
商子秦認為,文化是城市之魂,即墨是青島文化之源,復建古城,不僅有利于改善人居環境,還將對傳承發展城市歷史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包志堅:親臨即墨感觸深,要將感悟融入古城賦配音創作中 和商子秦一樣,包志堅也生活在西安,對古城有著深深的感情。他不僅是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還曾是全國青聯委員會委員。
“《即墨古城賦》讀后,讓我很受感動!”包志堅說,十年前,他來即墨參加節慶活動時,就對這座城市印象非常深刻。《即墨古城賦》配音錄制過程中,他查閱了大量有關即墨的文史資料,對即墨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即墨變化日新月異,這次來即墨古城,我對即墨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我想把這種新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古城賦的配音創作中,充分展現出即墨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蓬勃發展的城市活力。”
文 王君莉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