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平度這片傳統文化的熱土,作為春秋時期即墨故城的所在地,至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傳承,形成了厚重的人文積淀和寶貴的非物質文化財富。現為平度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的平度市城關街道辦事處北窩洛子村村民王善友,就是這樣一位將古典技法和藝術創新完美結合在一起的能工巧匠,年過花甲的他憑借精湛高超的根雕技藝聞名平度大地,也因為德藝雙馨的修為而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與贊賞。
王善友和他的作品
苦學木工 年紀輕輕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大腕 1951年,王善友出生在平度的一戶普通農家,天資聰穎的他自幼就對書畫藝術充滿了解的興趣和學習的渴望。
據王善友的長輩回憶,童年時的王善友善于思考,勤于觀察,那時村里常有老木匠來做活計,王善友就一時不離的在一旁邊看邊學,憑著一股子肯鉆研的韌勁和會思考的巧勁,王善友竟無師自通地掌握了木匠工藝。當王善友像變魔術一樣把一件件做工精美的木家具制作出來的時候,原本堅決不同意他從事木匠這一行的父親,也不得不認可兒子的選擇是對的,兒子做木匠是有大好前途的。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的王善友就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木匠生涯,經過日復一日的錘煉磨礪,王善友的木工技術不斷的提升精進,二三十歲的年紀就已經成為方圓近百里大名鼎鼎的“木匠大腕”,甚至更遠地方的人們也紛紛慕名而來。
轉行根雕 不辭辛勞在險絕峰巒間尋找根材 伴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品家具對手工家具造成了極大的市場沖擊,木匠的活計越來越難接到,這使得思維敏銳的王善友重新思考起了將來的出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善友從電視上看到了根雕的相關介紹,本身就具有扎實木工技藝的他,頓時感覺到自己發現了新希望新機遇。于是,王善友果斷選擇轉行,又開啟了人生的另一番新征程。
通過對根雕的深入了解,王善友深知根雕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藝術造化,所以為了尋找上佳的根材,王善友不怕艱險,不辭辛勞的踏遍了平度地區大大小小的山頭。而具有藝術潛力和表現張力的奇根怪材,往往生長在地勢險絕的所在,王善友時常要冒著生命危險才能獲得一塊好根材,但他并不在乎身體上的苦,他更看重的是心里的甜,是根雕藝術能給他帶來的愉悅和滿足。
幾十年來,大澤山、天柱山、高望山等峰巒見證了王善友的艱辛與付出,也見證了王善友從根雕的門外漢向藝術大師的蛻變。
技藝精進 精美作品頻出奠定根雕大師地位 王善友在自家開辦了一個根雕展廳,里面用心擺放著許多王善友的根雕精品,每一件作品都傾注了他的心血和靈感。王善友介紹說:“一件好的根雕作品,要經過從構思剪裁,到去皮定型,從雕琢磨光,到打蠟配座等十幾道繁雜的工序,而要做出一件好作品,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能發現好根材的火眼金睛,也得有能展示出作品藝術美感的慧心巧手。”
像《美猴王》《猛虎》等極具動感的作品,王善友充分利用根材表面孔洞、隆突等自然形態,只在恰當處稍加畫龍點睛的雕琢,作品的靈性就被點化出來,活潑生動;像《樹靈芝》這件渾然天成的作品,王善友完全運用了“無為即有為”的藝術參悟,巧用根材的瘤節斑疤,不著一刀就已活靈活現;像《根包石仕女組合》這件別有韻味的作品,王善友著力突出了根材難得的自然光澤與色彩,略加修飾和表現,仕女們典雅高貴的氣質和清秀飄逸的面容就已惟妙惟肖。
樸實勤勉的王善友始終認為,根雕藝術是苦干與巧思的融合,兩者缺一不可并相輔相成。所以,從事根雕藝術以來的這又二十多年里,王善友逐步刻畫自我風格,逐步奠定大師地位的過程,一直離不開的就是這份堅守和超越。
情義并舉 重親情重友情重鄉情的淳樸漢子 王善友如今跟八十多歲高齡的老母親住在一起,自從2011年春天相濡以沫數十年的結發妻子病逝之后,王善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陪伴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王善友情真意切地表示:“妻子雖然是農村婦女,不善言辭,拙于表達,但她勤勞樸實,心地善良。以前無怨無悔的支持我搞根雕創作,沒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沒有她對這個家庭忙里忙外,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這些成績。”
在鄉鄰看來,敦厚實誠的王善友待人隨和,親切謙虛,在大家伙心中擁有很高的聲望和良好的口碑。鄉親們都知道王善友是視根雕如生命的“根癡”,所以也都愿意為他提供尋找根材的線索,也都對他奇巧的作品報以充分的肯定。
知恩當回饋,王善友很明白這樣的道理。“自己搞根雕出了名,并不算什么,能把這門技藝傳授給更多人,能讓更多人對根雕藝術有興趣,才是更大的成功”,現在的王善友已把推廣根雕文化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對于許許多多前來拜訪參觀,甚至拜師學藝的人,王善友都認真接待,悉心傳授。在藝術交流中廣結天下友朋的王善友,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讓充滿平度本地鄉土特色、文化底蘊的根雕技藝與作品,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也完成他一生的心愿。
文 孟祥龍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