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本是一名失業農民工,經過不斷努力白手起家成立了青島瑞龍工藝品有限公司,致富后的他不忘周邊父老鄉親,以工扶農,帶動周邊村民走上致富路。他就是青島瑞龍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華夫田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劍。3月15日,記者來到位于新河鎮的平度市首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青島華夫田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蔬菜基地,見到公司400畝的胡蘿卜和200畝的土豆開始播種了,附近村民趁農閑紛紛來此打工,一天能賺七八十,田地里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以工扶農,帶動家鄉致富
記者了解到,王永劍31歲下崗創業,白手起家靠著辛勤打拼,10年時間里從一個年流動資金不足萬元的工藝品廠管理員,到一個固定資產500萬、年產值2000萬元的中型工藝品企業的當家人,他并沒有滿足,采取以工扶農的模式,規模化企業扶助規模化農業種植。
1992年,21歲的王永劍從平度電子中專畢業,被招聘到平度市新河鎮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工作,2002年,鄉鎮機構改革壓縮精簡工作人員,王永劍失業了。看著一對嗷嗷待哺的龍鳳胎兒女,王永劍犯愁了。“當時我就想,我拿什么來養活一家老小呢?正在犯難時,村里一位伙伴到我家,問我妻子愿不愿意干點工藝品加工掙點零花錢時,我頓時眼前一亮,心里有了主意。”王永劍說,“我拿出積蓄,又跟親戚朋友借了幾千元作為押金,到一家工藝品企業申請干工藝品管理員,就這么慢慢一步步地干起了工藝品加工制作的買賣。”別看現在王永劍的工藝品公司已經有60多人的規模,也有了自己的廠房,但創業初期的艱難他到現在也忘不了,“那時候只有兩三個人,訂單也少,還得騎著自行車到處放貨收貨。”
富裕起來的王永劍沒有忘記鄉親們,2013年,王永劍又投資了100萬元成立了青島華夫田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公司為基礎核心基地帶動周邊村民種植高效農作物,免費提供種植技術,免費提供病蟲害防治技術等。“企業掙到了錢,離不開大家的支持,我拿出這部分錢搞家庭農場,希望可以帶動老少爺們一起致富,有活一起干,有錢大家掙。”
種植秋葵看到潛力
據了解,2015年春天,王永劍在考察了很多蔬菜項目后,最后選定了種植低投入、易管理、高收益的秋葵,并注冊了全省首家特色品牌蔬菜—— 秋葵王,60畝地秋葵純收入達到40萬元左右。今年王永劍按照公司運營計劃流轉了八百畝土地,在種植200畝秋葵的基礎上,以種植普通蔬菜為主,走農戶+合作社+公司的合作經營模式,帶動一方百姓致富。
3月15日記者來到青島華夫田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200畝土豆規模化種植基地,見到了機械化播種土豆實際經過。鐵牛牌大型拖拉機牽引著土豆播種、施肥、鋪微灌軟管、除草、壓膜五項一體化機械轟鳴,播種機上兩個人一個司機一個看護播種機人員,地頭補種整理的4位老人中,最年輕的今年60歲,大的70歲。今年69歲的徐福生老人說:“王永劍這個年輕人真是了不起,工藝品企業搞好了,轉身又來帶領村民發展農業,他的公司今年種植了800畝蔬菜,在灰埠鎮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僅帶動全鎮十幾個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就連我們這些老頭子也受益,我們四個老哥們是來自不同的四個村莊,我們每天的工資是80元,多輕松舒心啊!”
到了400畝胡蘿卜種植基地時,見到播種機一次性播種、施肥、鋪微灌軟管的機械,和架小拱棚、蓋小拱棚流水作業現場。忙碌的巾幗們五彩斑斕的圍巾頭巾在徐徐的春風飄揚,蓋小拱棚的須眉扯著如波浪的塑料膜,如同踏云的春天使者,在播撒春天的希望。
周邊村民也能公費旅游
據悉,現在王永劍的公司擁有員工60多人,參與加工人員1500多人,單給王永劍一家公司干草編,一個人一年就能掙五六千元。“鄉親們到我這干活不能虧待了,我給員工都是全額投保險,而且規定他們節假日必須休息,不休息就工資加倍。生日時會給員工買蛋糕,每年還安排他們外出旅游一次。”王永劍說,員工們干活都盡心盡力 ,他決不能虧待了人家。
王永劍告訴記者,現在,掌握草編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因此,我們現在也不僅僅做草編,還研發鉤織包、PU包、紙皮包、帆布包等產品。”王永劍表示,創新永遠是一個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力量。
文/圖 通訊員 陶法東 姜文靜 記者 禚佩佩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