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昨天是市氣象臺開放日,一大早,市氣象臺大門口就排起了長隊,一天時間里2600余名市民來到這個“天氣預報”出爐的地方,探究氣象預報出臺的臺前幕后,了解氣象臺預報業務,參觀氣象預報影視制作過程,近距離觀看氣象探測保障中心探測儀器等……市氣象臺為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孩子們準備了一場豐富的“氣象大餐”。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氣象知識,市氣象臺還專門為開放日購置了新的增雨飛機模型讓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孩子們一飽眼福。
【現場】
膠州小學生組團來參觀 昨日,市氣象臺舉行“3·23”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 “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氣候變化正在影響我們的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低層大氣和海洋溫度正在上升。為鼓勵市民更多地了解天氣和氣候系統,并參與針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了解氣象預報以及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市氣象臺展示了氣象預報業務平臺、氣象影視制作室、人工影響天氣裝備、氣象探測儀器等,讓前來參觀的市民了解天氣預報會商及制作流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內容、人工影響天氣原理等。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市氣象臺,氣象臺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前來參觀的市民大都是帶著小朋友來長知識的。按照先到先進的順序,市民耐心地等待著領號、參觀。其中還有學校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組團來參觀。“幾個星期前我們就與市氣象臺聯系,想帶著孩子們了解氣象知識。”來自膠州市常州路小學的政教主任范錫密與老師們帶著5年級共200多位學生也在開放日當天來到市氣象臺。范錫密說,他們早上7點就出發來市區,有的孩子興奮得一晚上都沒睡好覺。組織這樣的活動就是希望同學們在參觀的同時,更能夠體會到環境對氣候的影響,培養同學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亮點】
購置新模型用于參觀 進入氣象臺后,第一個展示位置上是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展示的各種影響天氣的儀器和設備。其中,人工增雨飛行機、火箭彈發射器、火箭彈的模型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這架飛機真漂亮,是不是帶著這些導彈飛到天上就能增雨了?”聽到孩子們的疑問,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技術員開始耐心地講解起來。“這架飛機不裝彈藥,是飛到天上播散增雨材料,旁邊的火箭彈發射器才是裝火箭彈發射到天上增雨的。”
技術人員介紹,相比較地面的火箭彈發射器發射增雨材料,使用增雨飛機的效果更好一些,作業的影響力、覆蓋范圍、持續時間都更好。這架“運12”飛機就是目前我市用于人工增雨的飛機。為了這次開放日,氣象臺還購置了一個新的飛機模型用于市民參觀。看著孩子們對飛機這么感興趣,技術員又介紹起來,這架飛機在我市的人工增雨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每年3到5月、9到10月,“運12”飛機都會帶著增雨材料起飛增雨。只要云層厚度達到標準,增雨條件成熟,就算天氣比較惡劣,“運12”飛機也可以起飛作業。相比較之前使用的“運7”飛機,“運12”的起飛條件更寬泛。
【揭秘】
上千張圖片分析天氣 當市民帶著孩子們參觀到二樓的氣象學術廳時,這里密集的設備讓孩子們大吃一驚。“氣象預報是一門系統的工作,幾分鐘的天氣預報背后需要對上千張圖片、數據進行分析。”市氣象臺預報科的工作人員介紹,天氣預報可以概括為4個部分,首先采用高空探測、地面監測、氣象衛星、海上圖標站、自動氣象站等多種多樣的探測手段來獲取大氣中的各種信息。然后使用大型計算機將采測到的信息和資料信息進行初步的計算處理,預報員會及時調取處理好的數據做進一步的資料分析。隨后預報員們聚在一起交流預報意見,得到最終的天氣預報結論。
專業氣象臺的工作人員會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將天氣預報信息傳播給廣大市民。“聽起來好像十分簡單,其中的門道可多了。”工作人員介紹,這其中包括了數學、物理、化學、空氣學、大氣動力學等多個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計算機每天要計算處理大量的數據,預報員每天要瀏覽分析成百上千張圖表,所有的工作成果都轉化成天氣預報中的那幾分鐘的內容。
【講述】
市民關注度越來越高 “氣象臺組織開放日已有20多年的歷史,這么長的時間,也深深感受到市民對氣象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市氣象臺副臺長耿敏介紹,這幾年,來參觀的市民越來越多,有時剛一進3月,就會有市民打來電話詢問,有的學校更是組團來參觀。
除了開放日,平時每周日市氣象臺也對外開放,市民只要提前在官網上預約就能來。“平時周日來參觀的市民也不在少數。”此外,氣象臺的工作人員還會策劃天氣知識有獎小問答等內容,豐富開放日的活動。
(記者 樊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