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個月時間,一個12人的犯罪團伙以全國166家公司名義,通過黃金交易取得近百億元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將這些發票倒賣牟利,涉嫌偷逃稅款13億余元。廈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黃金票案”,記者追蹤采訪,揭開了黃金交易領域多發的增值稅發票騙稅犯罪利益鏈。
166家公司“采購”黃金 2015年11月,柳州、南京等地國稅機關在工作中發現,當地一些企業在進行稅款抵扣時,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是廈門一家黃金銷售企業開具的,而這些企業絕大多數是商貿公司,從事煤炭、電子、服裝等貿易,與黃金交易毫無關聯。
通過進一步核查,相關國稅機關了解到,柳州、南京這些企業確實與廈門這家黃金銷售企業簽訂了黃金買賣合同,這家黃金銷售企業也確實收到了從這些公司賬戶上打過來的貨款。但蹊蹺的是,這些并沒有關聯關系的企業,從黃金買賣合同的洽談到簽署,再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黃金的領取,都是由同一伙人“包辦”的。
廈門警方調查發現,使用這家黃金銷售企業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牟利企業有166家,分布在全國17個省份,但他們在廈門的黃金交易都是由居住在深圳的3人完成:鄭某洽談合同,洪某領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鄭某某領取黃金。“在5個月時間里,3名犯罪嫌疑人以全國166家企業的名義向廈門這家企業購買黃金,并領取了93億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專案組相關負責人說。
警方調取了數百個涉案銀行賬戶交易明細發現,該犯罪團伙利用他人身份證開設多個銀行賬戶,利用這些“人頭賬戶”將資金轉到這166家企業賬戶,再從這些企業賬戶打款給廈門的黃金銷售商,由團伙成員分別領取黃金和增值稅專用發票。
低價倒賣增值稅發票 記者調查發現,在整個案件中,犯罪團伙支付了黃金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并領取黃金實物和增值稅發票,黃金交易是真實的。那么犯罪團伙是如何牟利的?166家企業為何參與這些黃金交易?
—— 黃金被轉手賣給個人和加工企業,實現資金回籠。犯罪團伙在購買了黃金之后,以包含增值稅的價格轉手賣給個人消費者以及一些不需開票的黃金加工店,實現資金回籠,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可挪作他用。
在這起案件中,犯罪團伙的窩點位于深圳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附近,這里遍布黃金批發、零售、加工商販。犯罪嫌疑人洪某說,購買的黃金在這里很容易就賣出去了,不用開具發票。
以票面金額3%~11%的價格將增值稅發票出售給票據中介和需要使用增值稅發票的企業。違法購買增值稅發票的企業以票面金額17%的比例到稅務機關抵扣應納增值稅額,騙取國家稅收。比如,企業以票面金額5%的價格購買了票面金額1億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成本為500萬元,卻能夠以票面金額17%的比例進行應納稅額的抵扣,即實際減少繳納增值稅1700萬元,企業逃稅1200萬元。
今年1月15日,在公安部經偵局指揮下,廈門公安、國稅部門在深圳、汕頭展開收網行動,抓獲以鄭某為首的12名犯罪嫌疑人,凍結涉案銀行賬戶284個,繳獲公司印章、銀行U盾等一批作案工具。警方調查發現,這166家企業的印章、網銀U盾、賬戶等都在犯罪團伙操控之下。顯然,企業對于犯罪團伙冒用自己名義簽署黃金購銷合同是知情的。
據專案組負責人介紹,在這起案件中,犯罪團伙取得93億余元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些發票可以抵扣的稅款達13億余元。
記者從公安部經偵局了解到,近年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發票案件一直占涉稅案件60%以上,源頭主要集中在黃金、成品油、農副產品等領域。2015年,利用黃金交易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約占所有虛開發票案件的一半。
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