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8日,71歲的王世珉和40多位同伴如愿登上了海云廣場的舞臺。青島蘿卜·元宵·糖球會為非遺大戲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商演機會,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的成員們嚴陣以待。演出順利結束,卻難言圓滿—— 年逾六旬的揚琴表演者因病跑了三次廁所,影響了節(jié)目的順暢。
這個細節(jié)背后,是地方戲曲傳承過程中的無奈:隊伍老化、人才斷層。數(shù)據顯示,建國前后全國有五百多個地方劇種,現(xiàn)在只有二百多個。像聊齋俚曲這些地方戲曲是其中的幸存者,在列入非遺名單后的境遇有了很大改善。但其重生之路,并不平坦。
一次演出,跑了三次廁所 2月18日上午11:30,71歲的王世珉和伙伴們終于抵達海云廣場。早上5:30從淄博開始的行程因為司機路況不熟被延長至6個小時。隨即而來的忙碌讓老人們暫時忘卻了身上的疲憊,洋溢在他們臉上的是一種興奮。
這是淄博市聊齋俚曲藝術團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商業(yè)演出。“除了去省里參加匯演,我們走出淄博的機會并不多。這次演出我們非常重視,‘傾巢而出’。”對于王世珉和同伴來說,機會來之不易,他們想牢牢抓住。
聊齋俚曲是蒲松齡運用淄川一帶的方言、土語和民歌、俗曲創(chuàng)作的民間小調,300年前盛傳于山東淄川一帶。其內容源于民間生活,唱詞和道白都是未加雕飾的民間語言,鄉(xiāng)土氣息濃郁,被稱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
像很多地方戲一樣,在時代的變遷中,聊齋俚曲逐漸走向沒落。直到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仍鮮為人知。
2008年,淄川區(qū)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王世忠在退休后牽頭成立聊齋俚曲藝術團,包括王世珉在內的50多位熱愛戲曲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師先后加入。8年來,這個民間劇團搜集瀕臨失傳的曲牌和樂曲,排演劇目,構成了傳承保護聊齋俚曲的主力軍。
去年11月,聊齋俚曲藝術團排演的俚曲戲《求罵》,成功入圍山東省群眾文藝新創(chuàng)作品復賽,有望代表山東參加2016年在西安舉行的中國第十一屆藝術節(jié)。正是這次嶄露頭角,讓聊齋藝術團在春節(jié)前獲得了到青島糖球會上表演的邀請。
主辦方給的出場費是1萬元,王世珉覺得低了。“說實話1萬元的費用我們認為很低,車輛、服裝、道具耗費較大,還有四五十號人的補助。”但他和藝術團的同伴們并沒有拘泥于費用問題,他們更看重的是向青島人民展示這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次機會,“一定要竭盡全力”。
為了保證演出質量,藝術團從正月初九開始進行了兩天的排演。當天現(xiàn)場數(shù)百名觀眾的圍觀和叫好是對他們最好的犒賞。盡管如此,表演中的瑕疵也讓王世珉有一些遺憾:胡琴表演者因為尿頻的病癥中途離場3次。
這個不專業(yè)的行為背后,是王世珉最大的心病:“我們平均年齡超過60歲,最年輕的62歲半。”
王世珉說,聊齋俚曲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后,有了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但隊伍的老化、后備力量的稀缺是藝術團目前最大的困難,也是讓老人最發(fā)愁的問題。
“我們這些老人沒有工資,只吃點工作餐。其中3個20來歲的年輕人給 他們支付 最低 工資1600元,能堅持多久是未知數(shù)。我們這個業(yè)余劇團很難解決他們的正式工作,年輕人有機會還是要走的。”到現(xiàn)在王世珉也不確定,誰能接過下一棒。
政策扶持,有時“一陣風” 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茂腔正在渡過人才斷檔的關卡。2月19日上午,帶隊在海云廣場完成茂腔傳統(tǒng)經典曲目《小姑賢》的青島市茂腔劇團副團長劉旭慶告訴記者,參與現(xiàn)場演出的36名茂腔演員中,“老中青結合,中青年是主力。”
這也是青島市茂腔劇團人員構成的一個縮影:“40歲以上的有26名左右;30歲~40歲的有22名左右;20歲~30歲的有四五十人。所謂‘十年磨一戲’,等他們拉練到30來歲,就可以上臺演戲了。”
而在幾年之前,這個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地方戲曲一度也曾青黃不接。改觀發(fā)生于2010年,膠州市出臺政策,招聘16個藝術專業(yè)的大學生進入劇團。另外,從全市初中生中選拔30名苗子進入膠州職業(yè)中專茂腔班學習,3年后進入劇團工作。
這46名年輕人的加入成為傳承茂腔的新生力量。“他們和劇團簽訂勞動合同,但享受的是事業(yè)編待遇。”這樣的待遇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隊伍的穩(wěn)定。
青島地區(qū)另一個從事茂腔排練和演出的專業(yè)劇團青西新區(qū)茂腔藝術傳承中心同樣選擇了校團合作、訂單培養(yǎng)的模式。2013年9月,當?shù)卣畣用蝗瞬排囵B(yǎng)計劃,由政府出資承擔學員學費、住宿費,選拔30名年輕學員到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進行了3年集中學習。
“這3年來,茂腔的基本功由學校老師教授,聲腔課由我和高密的一位老師每禮拜去上課。”59歲的老茂腔演員丁森聚說。
同樣在海云廣場的舞臺上展示的柳腔、柳子戲,在入選國家非遺項目后,都在傳統(tǒng)的跟班學藝傳承路數(shù)之外,通過批量培訓的方式應對著亟待填補的人才缺口。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這些非遺大戲的傳承之路就一勞永逸。從事了30多年茂腔表演的青西新區(qū)茂腔藝術傳承中心演員王本宏告訴記者,雖然30名代培生已經返團實習,暫時看解決了人才斷層,但因團內無系統(tǒng)培訓老師,學生的再培訓出現(xiàn)問題。
“劇團沒有自主權,我們看好的、需要的人進不來。”采訪過程中,某劇團負責人則為目前劇團的用人機制并不靈活發(fā)愁。“訂單培養(yǎng)的特殊政策只是那一年臨時開的口子,后來的這些年再看到好苗子,上面就不再有綠色通道。”該負責人說,近年來劇團看好了一些專業(yè)能力比較強的苗子,但因文化課不行,通過統(tǒng)一的事業(yè)編考試有困難,最后只能錯失人才。
“政府的重視是關鍵。但領導不能以個人好惡對待地方戲。政府的扶持還應該常規(guī)化。”一位要求匿名的非遺大戲演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