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天氣轉暖,島城很快將進入旅游季節。記者從青島市救生協會了解到,進入3月,為了保障游客和市民們的安全,沿海的一浴、三浴、六浴、石老人浴場、靈山灣浴場和唐島灣公園、五四廣場七個沿海浴場和景點每天都將配備專業蛙人執勤,隨時準備營救不慎落水或者溺水的游客和市民。昨日,記者來到位于即墨溫泉鎮的培訓基地,探訪了30名蛙人的訓練。據了解,這些蛙人都曾經是游泳運動員,并將擁有國際潛水教練證書。□記者 劉卓毅
遇險情立馬穿裝備躍海 “天氣正在轉暖,來青島旅游的外地游客和在海邊散步的市民會越來越多,意外也可能越來越多。 ”青島市救生協會會長王超告訴記者,僅在2015年,救生協會下屬的世寶特慈善救援隊就多次在海上救險:5月份,一艘漁船拖著四艘帆船行駛至金沙灘與唐島灣之間,螺旋槳不慎被卡在了養殖戶設置的網具上,12人被困;6月份,四名在靈山灣海水浴場游玩的東北游客被困在租來的一條皮劃艇上;10月,一名60多歲的老太太掉進五四廣場附近海域。幸運的是,經過救援隊員們的努力,這些遇險者都被救上了岸邊。
遺憾的是,海邊還是經常發生溺亡的悲劇,被漁網、礁石卡住腳的遇險泳客也是經常出現。為了保障游客和市民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協助沿海景區和浴場的救援人員及公安民警,青島市救生協會準備在沿海的熱點景區和浴場建立起水面、水下的全方位救援力量。王超告訴記者,救生協會經過分析和論證,選取了一浴、三浴、六浴、石老人浴場、靈山灣浴場和唐島灣公園、五四廣場七個沿海浴場和景點作為試點地區,從3月份開始,每個點安排一名蛙人值班。遇到緊急情況,迅速穿上裝備下海救人。
蛙人水下速度快過小艇 “浴場有自身的救援力量,為何還需要蛙人去呢?”針對記者的疑問,世寶特慈善救援隊潛水員分隊隊長胡學謙表示,遇到大風大浪天氣,蛙人在水面下潛行,能避免海浪的推力,比在海面游過去速度要快,甚至有時快過小船小艇,能節省寶貴的救援時間。胡學謙向記者講述了2014年9月的一次救援經歷:一名外地男游客被青島前海一線的美景迷倒,他換上泳褲,在五四廣場和音樂廣場之間海里暢游,沒想到海況變得很快,大浪很快將他推到了離岸8米多遠的礁石邊,他一時無法回到岸邊,而腳下的海水也開始上漲。
“我們接到救援指令后趕往現場,他站在礁石上,身上已經被礁石刮得到處是血。 ”胡學謙回憶道,海上風浪很大,他和一名同伴換上潛水裝、跳進了水面下兩米多開始潛行,很快靠近了礁石,讓這名男子下水,一人扶住他一條胳膊,托著他很快將他帶離了浪區,扶上了救生艇。
隊員全是游泳運動員 記者了解到,這30名受訓的蛙人志愿者是救生協會精心挑選出來的:他們以前都是專業的游泳運動員,退役后擔任了救生員和游泳教練,年紀普遍在30-40歲之間,處于體力、心智的黃金時期。他們接受完培訓“出師”后,將會再去培訓其他人,加入在沿海景點值班的蛙人隊伍。 “理想情況是,在每個執勤點有20個人,大家根據情況輪流在執勤點檢查裝備,隨時等待救援命令。 ”青島市救生協會會長王超告訴記者,在這個意義上來看,本次受訓的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蛙人“教導隊”。
學員馬軍曾是國家游泳隊運動員,專攻1500米自由泳,退役后成為了一名專業的游泳教練。兩年前,他加入了世寶特慈善救援隊。 “這幾天的訓練,讓我明顯感覺到水下和水面救援不大一樣。 ”馬軍告訴記者,首先,水下的能見度不如水面,而蛙人救援時,水下很難獲得支援;其次,水下往往礁石和障礙物密布,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我們只能多加練習,提前熟悉環境,牢記所有的注意事項,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救援蛙人。 ”馬軍告訴記者。
潛水救人上浮不能圖快 昨天上午,記者在即墨溫泉鎮的世寶特體育技能培訓基地內看見,一名培訓師正在給30名蛙人志愿者講課。 “這是我們從國家體育總局請來的潛水教練。 ”王超告訴記者,這次培訓由山東省體育局、青島市體育局主辦,由青島市救生協會和世寶特體育技能培訓基地承辦,為了保證蛙人們能學到真功夫,七名教練都是“國字頭”的。在培訓中,隊員們要學習水下拖帶、啟用備用氣源、水下打撈等科目。 30名蛙人一旦通過理論和實踐的最終測試,將會持有國家體育總局、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縮寫為“PADI”)和青島市救生協會頒發的三種證書。
昨天下午,30名蛙人來到了培訓用的水池邊,統一換上了潛水服。 “我們的潛水服是萊卡面料的,有保溫作用,還能防礁石割傷。”一名教練員讓首批受訓的蛙人背上了可供呼吸30分鐘的供氣鋼瓶,穿上了腳蹼,隨后跳進了水中。記者注意到,他們在潛水之前,還做了幾個手勢。 “如果攥緊拳頭向前揮了揮,證明就是遇到了危險;如果用手做了一個模擬刎頸動作,又指了指上面,就是空氣不夠,需要馬上上浮。 ”一名教練員稱。
隊長胡學謙告訴記者,水底和水面救援不同,一旦發現腳底或者潛水裝具被卡住的遇險者,不能貿然求快——水底有壓強,如果快速上浮,會對人的肺部造成傷害。因此每個接受潛水訓練的蛙人都要學會,從身后慢慢接近被困者后,帶著他上浮時觀察吐出的氣泡,不能快過它的上浮速度,一旦超過每分鐘18米,肺部很難承受。
民間救援力量三位一體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民間搜救力量正在不斷壯大,而且呈現出階梯狀、立體化、多領域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我市政府、部隊立體搜救力量的重要補充。在這三位一體的民間救援力量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陸地救援隊伍,在近年來發生的驢友因登山被困的搜救事件中,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青島世寶特救援隊等民間救援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海上的民間救援力量在近年來也有發展,包括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和世寶特水上救援隊;2015年3月,省內首支民間潛水救援隊——青島水下(海豚)救援隊也開始組建,世寶特潛水救援隊將和他們一道,守護島城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