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采取多校劃片。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實施多校劃片。 多校劃片的意思,就是讓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小學初中,讓買了學區房的家庭也不確定到底能上哪個學校。據說其目的是通過這種方式為學區房降溫,這聽起來挺有道理:用概率上的不確定性,來抑制靠學區房擇校的慣性。但仔細推敲下來,似乎未必樂觀:一則,還是說概率吧。買了優質學校附近的學區房,起碼“可能”上到優質學校,但若是不買,連這種可能性都不存在。在經濟能力尚可的時候,你猜家長會怎么選?二則,靠學區房擇校已經成為明規則,若是突然多校劃片,對于傾家蕩產買購買優質學區房的家長來說,公平性有欠考慮。
這當然不是說多校劃片是個壞主意。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一校劃片還是多校劃片,說到底,跟教育均衡并不是互為因果的關系。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基礎教育是“參差不齊”的,那么,附著在優質校區上的市場資源,必然是待價而沽、價高者得。批條子是這個道理,賣房子還是這個道理。這些年,少數地方部門正是“深諳”這個道理,甚至以搬遷百年名校的手腕,為地產格局排布背書或發力。這樣的故事,并不算新鮮。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能均等與均衡,最后的結果,還是逼著“眼睛雪亮”的家長八仙過海、耗盡元氣。
哪個地方的學區房越瘋狂,越說明哪個地方教育均衡積重難返。多校劃片固然是好政策,但終究是治標之策,難解教育均衡的“風情”。要讓就近入學不至于淪為手段比拼,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倒不如把好教師好校長先分流出去,然后在地方教育資源配置的時候,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錦上添花吧。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