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jié)臨近,“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大鍋蒸饅頭是老青島忙年時最紅火的一景,可是你見過摞到一層樓多高的籠屜嗎?在鎮(zhèn)江北路農(nóng)貿(mào)市場有這么一家饅頭店,一鍋能蒸36屜饅頭,忙年期間一天就要蒸約300屜,賣掉近1500公斤饅頭。
饅頭店老板史乃峰,菏澤人,今年35歲。25歲的時候,他辭掉了河北省屬單位事業(yè)編的工作來到青島,在姐姐的饅頭店學(xué)徒,5年后開了自己的饅頭店。淡季里,史乃峰的饅頭店每天要蒸200多屜面食,臨近過年饅頭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為了趕制過年饅頭,史乃峰和3名親戚,每天從凌晨4點一直要忙到晚上七八點。一天下來沒有飯點,餓了就匆匆塞上幾口饅頭,渴了就喝口涼白開。記者看到,史乃峰的檔口前顧客絡(luò)繹不絕,高約4米的籠屜著實吸引了不少客源。每每饅頭出鍋的時候,表弟閆召星都要站在梯子的頂部,雙手高舉才能將最上層的籠屜取下。也正是這個時候,小店會迎來一次售賣的小高峰。史乃峰制作的壽桃、元寶、鯉魚、棗餑餑、小刺猬等花樣面食,在臘月里也十分暢銷。
“做饅頭就和做人一樣,一是要蒸汽(爭氣),二是要實誠。用上好面粉,同時掌握好用堿、軋面等技術(shù),做出的饅頭個大、色白、味道香醇,自然銷路好?!闭\信為本,憨厚淳樸的山東人深諳這個道理。史乃峰賣饅頭不缺斤不少兩,靠質(zhì)量和誠信站穩(wěn)了腳跟。
文/圖 記者 于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