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記者 樊思思
1月20日上午,氣溫零下6℃,歷下區城管局解放路環衛所的工作人員為一線環衛工人劉大叔送來姜茶。“冬天太冷,容易感冒,環衛所每天給我們送一杯姜茶,喝了暖和,防感冒。”從事9年環衛工作的劉大叔笑著說。大眾網記者 王長坤 攝
臨時工、勞務派遣人員、編外人員……提起這些群體,人們最先想到的常常是工資低、福利差、工作崗位“朝不保夕”等字眼。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或是從事體力勞動養家糊口,辛苦勞作一年,收入卻十分微薄;或是擠進了那些令人羨慕的機關事業單位,可在單位內部卻始終無法享受到與“編制內”人員同等的待遇。
不過,在濟南市歷下區,所有“非正式”一線環衛工人不僅有單位辦理的五險一金,能享受月工資每年上漲100元的工資待遇自然增長機制,每年還能領到過節費、取暖費、高溫補助等總計2600元左右的福利。用歷下區環衛工老孔的話來說,“待遇越來越好,跟正式工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啦。”
勞動報酬權是勞動者的基本勞動權利。《勞動法》第46條明確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想要真正將同工同酬落到實處,不僅要有法律保障,更需要各省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好政策。近年來,在作為人口大省和用工大省的山東,“同工不同酬”現象正伴隨著人社部門的改革步伐而逐漸改善。2012年以來,山東大力推進規范勞務派遣和同工同酬工作,省人社廳聯合有關部門連續推出相關政策文件,針對不同的用人單位和不同的勞動者,分類施策,從規范企業勞務派遣用工行為、保護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合法權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等多個側面和角度來推進同工同酬落實。目前,全省企業已經基本落實同工同酬,機關事業單位同工同酬工作正式起步并在全國領先,對于勞務派遣人員、臨時工、編外人員來說,同工同酬已不再是個夢。
五險一金全覆蓋,濟南歷下區環衛工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干了16年環衛工,最近這幾年明顯感覺到待遇比以前好多啦。”50歲的老孔是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解放路環衛所的一名環衛工,常年負責歷山路沿線約500米的一段路面衛生工作。老孔說,他所在的環衛所有一百多人,絕大多數是在一線工作的環衛工人,大伙兒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非正式工”。以前,“非正式工”的工資比正式員工低不少,更別提醫療、養老等方面的保障了。
變化始于3年前。老孔告訴大眾網記者,2012年起,他和工友們陸續接到單位辦理五險一金的通知,“剛開始咱根本弄不清這五險一金有啥好處,后來明白了,這可是咱后半輩子的保障。”老孔笑著說,除了五險一金,每年的冬季取暖費、夏季高溫補助、過節慰問品、每月5斤雞蛋等福利一樣不少,而且不分正式工和“非正式工”,每個環衛工都有。
據歷下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歷下區城管局有16個環衛所,每個所有一百多名員工,絕大多數都是勞務派遣人員,光是一線環衛工加起來就將近2000人。2012年3月,區里開始為一線環衛工人辦理五險一金,并對超齡人員設置專人專項賬戶,向不符合入保條件的一線環衛工人發放補貼;為環衛工人建立工資待遇自然增長機制,每年為一線環衛工人每人每月增長工資100元;提供免費的環衛工公寓,并對暫無住房的外來環衛工人提供住房補貼等。經過3年多的不懈努力,如今,歷下區環衛工人平均月工資達到2000余元,高于最低工資標準25%,此外,每人每年可領到2600元左右的各項福利補貼。吃飯住房不用發愁,工資福利年年上漲,生病退休有了保障,全區環衛工人再也不用為了“非正式工”的身份發愁,幸福指數直線上升。
督促企業落實同工同酬,中行2960名派遣員工完成身份轉換 勞務派遣用工是企業合同制用工的補充形式,目的是解決企業臨時性用工和勞動者短期就業的問題。但在實踐中,這一補充性用工制度被一些單位濫用:一些用工單位在同一工作崗位混崗使用派遣制員工和本單位職工,實行不同的勞動報酬分配制度和辦法,派遣制員工相對于用工單位職工勞動報酬明顯偏低,有的只相當于用工單位合同制職工的50%左右,直接影響了勞務派遣職工的工作熱情和歸屬感。以規范勞務派遣用工為重點,督促企業落實同工同酬,成為我省推進相關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
以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為例,到2013年末,該行仍有近3000名派遣員工,占全行員工總數的17.09%。在這些派遣員工中,有90%左右都在各個營業網點工作,是銀行基層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由于受到“勞務派遣”的身份限制,他們在工資待遇方面與正式員工仍有一定差距。不過,這一現象在近兩年得到了有效改善,通過制定《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調整勞務派遣用工管理政策工作方案》,中行山東省分行明確了以勞動合同用工作為基本用工形式,2014年以來,全轄2960名派遣員工已全部轉換為合同制員工,整個轉換過程公開透明,有效保障了員工利益。
大眾網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為促進勞動者短期就業,從源頭上解決和減少同工同酬問題,山東在完善用工機制、規范勞務派遣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嚴格執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自2013年7月1日起,對新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實行行政許可;對已經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勞務派遣單位,要求其在一年內取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行政許可;自2014年7月1日起,未取得行政許可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截至目前,全省已對1067戶派遣單位實施許可。
另一方面則是從嚴控制用工企業使用派遣制員工的比例。以獨立法人單位的所有職工為基數進行核算,從使用勞務派遣工的比例上進行限制。對超過規定比例使用勞務派遣工的用工單位,依照法律規定每超過1人處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別國有企業的特殊情況,采取企業申請、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的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實現過渡。
省委省政府帶頭落實同工同酬,編外人員月工資提高400元 近年來,隨著社會公共服務需求的不斷擴大,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使用了大量的編外人員。據省人社廳勞動關系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機關事業單位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人員主要有三種形式:單位直接簽訂勞動合同人員、單位使用的勞務派遣人員、單位按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方式聘用的人員。他們中的不少人做著跟“編制內”人員差不多的工作,可獲得的報酬卻有不小差距。
如今,編制內外看似“鐵板一塊”的待遇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全國人大關于修改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公布后,山東加強對用工單位的執法檢查,召開了機關事業單位推進同工同酬工作座談會,結合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專項整治工作,妥善處理機關事業單位歷史形成的編制外人員問題,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同工同酬。據了解,2014年12月1日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辦公廳將編外人員中的汽車司機、廚師、水電維修工等技能崗位和其他崗位人員的月工資提高達2100元和2000元,較之前分別提高400元和300元,工資水平超過了濟南市同類職業人員工資指導價位低位數。
大眾網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全省多數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已經按照要求對編外人員管理進行了規范,一部分單位將“臨時人員”改為規范的勞務派遣用工,一部分單位改為直接簽訂勞動合同,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工資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提高,部分編外人員的工資收入已經達到或接近同崗位、同等資歷人員的收入水平。
2015年3月,山東省在深入調研基礎上,以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切入點,出臺了《關于維護機關事業單位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人員勞動保障權益的通知》:明確了機關事業單位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的管理方式;規定了機關事業單位使用未納入正式職工管理的人員,應當為其繳納相應的“五險一金”;明確要求機關事業單位要制定符合同工同酬分配原則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對于多數身在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來說,這無疑將帶來真正的福音。
相關新聞: 同工同酬是指同一個單位內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通過各種制度、措施逐步減少收入差距,是現階段落實同工同酬的工作方向。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修改《勞動合同法》后,山東省加快了《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的修訂工作,針對勞務派遣、同工同酬問題開展專題調研,進一步完善勞務派遣的法律規定。
為便于各地準確掌握同工同酬的內涵,便于實際操作,省人社廳召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研討會,反復征求地方主管部門、用人單位意見,并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同意后,形成了對同工同酬進行界定的初步意見:一是用工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應嚴格限定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崗位的范圍之內,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比例。二是用工單位在2012年12月28日前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的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除違背同工同酬原則的內容外,應當繼續履行至期限屆滿。三是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應當參照當地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做到同工同酬。
2013年8月1日修訂的《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第四十八條規定,細化勞務派遣關于“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的規定,明確“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一年之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進一步明確了“替代性工作崗位”的適用范圍,有效壓縮了企業大規模使用勞務派遣工的空間。《條例》還明確了同工同酬的實質,第五十條明確要求,“用工單位應當保障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職工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