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海英
東北多地官員向記者坦承,各地紛紛在給統計數字“擠水分”,并反思統計數據造假之弊。“數字出官,官出數據”是一種扭曲的政績觀,東北三省部分地方數據造假之風尤甚。倘若依照各地匯報的產業成長性計算,東北一些縣域經濟規模都超過香港了。不僅誤導中央和地方的規劃決策,且已演化為破壞黨風政風、損害政府公信力的腐敗推手。(12月10日新華社) 統計數據“注水”是一種頑疾。這從多年來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國、總量大于全國”就能看出來。盡管中央在極力淡化GDP,但很多地方仍高度重視GDP,致使統計數據“注水”現象不能絕跡。當然,“注水”不能絕跡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注水”官員缺少追責,或追責不到位。
從這則報道來看,東北地區部分給統計數據“注水”的官員受到了追責。比如,近期吉林省對四平市、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8名責任人給予相應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這對其他地方官員顯然是一種警示和教育。
鑒于東北統計數據“注水”嚴重,影響惡劣,有必要完整公開追責名單,從省到市到縣到鄉,把每個地方參與統計數據造假的官員的名字、職務(包括原職務)、具體問題、受到何種處理、處理依據等方面的信息,應該詳細公開,這既對中央巡視組是一種交代,也對社會公眾是一種交代。
既然從國家統計局到民間都認為統計數據弄虛作假是一種腐敗,那么就應該按照腐敗的標準來追責。眾所周知,腐敗官員大多都被追究刑責,而給統計數據“注水”的官員鮮見被追究刑責的案例。盡管修訂后的《統計法》明確規定,對國家機關在統計上弄虛作假的,將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卻鮮見追究刑責,這究竟是法律規定太模糊,還是追責部門心太軟,值得反思。顯然,要想遏制東北這種“注水”現象,有必要追究刑責“殺一儆百”。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