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優茶獲獎者上臺領獎。
青西新區的名茶展區吸引了不少人。
海青鎮展位上,工作人員在展示茶藝。
茶香飄遠,國內外的茶界大咖齊聚西海岸。11月18日~20日,2015中國茶業科技年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000余名業界專家,圍繞“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主題探討茶業科技和產業轉型升級。會上同時頒發了第十一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選結果,青西新區有1個茶品獲特等獎,9個茶品獲一等獎。
1000多名茶界人士參會 11月18日~20日,在青西新區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行的2015中國茶業科技年會邀請到國內外1000余人參加,但現場卻并不感覺擁擠和嘈雜。跟其他的年會、展會不同,茶業界的盛會也十分雅致,每個展位都成了一個會客廳,主人拿出最好的茶待客,客人邊品嘗邊與茶主人交流,氣氛十分融洽。每個展位也布置得充滿中國風,古香古韻,令人流連。
據了解,此次大會,邀請到來自日本、馬來西亞、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中國茶葉學會會員、理事,全國各茶葉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科研院所、茶葉社團、茶館的負責人或技術人員以及茶藝愛好者等1000多人歡聚一堂,圍繞提升茶企科技創新能力、助力茶產業轉型升級等課題進行深入探討。
青西新區政府還與中國茶葉學會簽訂了合作協議。之后,中國茶葉學會將以技術培訓、技術咨詢服務、技術開發等方式與新區政府圍繞新區茶產業發展進行全方位合作。
作為一次茶業界的學術盛會,此次年會上的“干貨”足以讓遠道而來的嘉賓不虛此行。19日上午,大會邀請到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唐華俊,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院士等做特邀報告;當日下午還分設茶業科技分會場、茶業經濟分會場、茶文化分會場,在這里一次就能見識到幾十種全國名優茶品。
“精品龍”獲特等獎 年會還舉行了第四屆中國茶葉學會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第十一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金獎、特等獎、一等獎的頒獎儀式。在會場外,所有獲得金銀獎的產品進行了展示,吸引了與會者參觀。
“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選活動創辦于199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0屆,共計4876個茶樣參與評比,是我國茶界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最專業的評比品牌。
本屆評選青島西海岸新區選送的海青綠茶,10個榜上有名。其中,獲得特等獎一個,為海青炳運茶廠的“精品龍”,另有9個獲得一等獎。
據了解,新區先后有100多個茶葉品牌被評為部優、省優、市優名茶,在“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活動中多次獲獎,邁入了全國名優茶行列。特別是近年來,新區通過規劃設立20平方公里海青茶業生態示范區,全產業鏈提升發展新區海青茶業,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
“一帶一路”助推產業升級 據悉,中國茶業科技年會自1988年起,已連續舉辦20多屆,是我國茶業界每年舉辦的集產、學、研、政合作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大會。本次會議主題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轉型升級成焦點。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姜仁華認為,在新的“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茶業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性復興機遇。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茶葉市場開拓,姜仁華說,應該先從提升茶的品質入手,規避貿易壁壘;同時要參與標準制定,提高貿易話語權。
近年來,青西新區在茶葉產業內部結構上抓調整、促提升,截至目前,新區茶園面積已達8萬畝,涉及19個鎮(街道)、204個村,約1.2萬個農戶,近300家企業,60家合作社,從業勞動力年增收1.5億元,帶動群眾就業約4萬人。
特寫
海青鎮將打造北茶國家農業公園 白墻灰瓦、流水潺潺,這份鮮明的風格特色和江南茶鄉的氣韻,讓來到海青鎮的人產生時空交錯的美感。11月19日,記者在2015中國茶業科技年會活動現場注意到,以茶聞名的海青鎮展區同樣有著茶鄉特有的風度。這個西海岸新區的“綠茶古鎮”目前改變的不僅僅是外觀,其茶產業也在發生著深刻而廣泛的改變,轉型升級,朝著標準化、信息化的方向走下去。
全產業鏈提升發展 “北茶國家農業公園,是海青鎮茶產業全產業鏈提升發展的示范區和載體。覆蓋19個村莊、占地20平方公里的農業公園,打造北茶產業聯盟海青基地。”青西新區海青鎮黨委書記李金國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在促進茶產業發展方面,海青鎮還建設了另一個載體。“青島海青茶博園項目,其中一期工程于今年5月開工,A區主體已封頂,主要建設茶博館、以茶會友廣場、文旅車站、游客中心及基礎設施配套。這個項目的二期工程建設茶交易中心、茶農家樂、茶業體驗館及研究所、茶驛站、茶休閑度假谷及配套居住。”海青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項目立足北茶產業壯大提升,實施全產業鏈提升。
“海青茶”品牌可共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海青茶”已經通過了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同時也是一張特色明顯的“新區名片”。這個含金量頗高的地域品牌目前被當地茶商共用。那么,如何保證茶葉的質量?對于從業百姓來講,會從中得到什么樣的切實利好?海青鎮也有著自己的做法。
“在標準化管理方面要達到十化標準,即青島市農委提出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設施化裝備、科技化發展、標準化生產、機械化作業、節水化灌溉、園林化建設、信息化聯動和品牌化銷售標準。”海青鎮黨委書記李金國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這里會通過“最嚴謹的標準”,對茶葉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監管和控制。制定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把一家一戶的生產納入標準化軌道,提升標準化程度。采用標準化工藝。特別是根據地域特點及氣候條件,進一步革新工藝、提升品質,推動海青茶業向高端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品質提升之后,茶葉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就增大,對于種植農戶來說,賣出更高的價格,獲得實在利益。”海青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
探索互聯網+茶葉模式 “圍繞‘茶之鄉、竹之情、人之和’,塑造茶文化,賦予新內涵,優化提升鄉村旅游業態,讓廣大游客親身體驗看茶、采茶、制茶、品茶、悟茶,茶為媒,人之樂。”李金國表示,年內爭創兩處國家AAA旅游景區,三年內全域創建國家AAAA旅游景區。借助影視文化,培植市場,打造萬達外景拍攝基地。整合當地旅游資源,打造“兩天一夜”旅游目的地。
作為一種飲品、一種農產品的海青茶是如何搭上互聯網+的呢?據悉,該鎮加強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建設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有持續運營能力的農村淘寶服務站點、村級示范益農信息社建設,讓農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經濟、高效的信息服務。同時還會支持和鼓勵農戶在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平臺上開店,擴大網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鎮還引導發展體驗式消費,通過“互聯網+”,由過去的“茶葉到茶杯”向“茶葉到茶園”轉變,引導消費者到茶葉基地親自種植、采摘、炒制等,參與到茶體驗中來。同時,開發其他生態旅游新產品,通過旅游的銷售渠道銷售,實現互聯網+的跨界和連接效應。
本版文/圖 本報記者李曉哲 周晉華 通訊員 臧富貴 尹建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