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電話詐騙事件逐漸增多,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法不斷“升級”,利用“恐懼”心理,冒充公、檢、法等部門或通過其他方式對你進行恐嚇詐騙;利用“貪心”心理,通過中獎、退稅等方式吸引主動上當受騙……近日,市北公安分局官方微博發布8種電話詐騙常見方式,手機用戶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解騙局,提早預防,謹防上當。
1、航班取消 騙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了大批乘客信息,通過群發詐騙短信的方式 “釣魚”,一旦有乘客誤信,撥打短信中的假客服電話,騙子就會誘導受害者去ATM機進行轉賬操作。
【提示】
任何涉及退款或匯款的短信和電話都不要輕信,不撥打短信中的電話。如遇到此種情況可自行撥打航空公司統一客服電話進行咨詢。此外,退票改簽無需到ATM機操作,任何要求到ATM機上操作的都是騙局。
2、快遞未取 騙子假冒快遞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客戶有未取的快遞,人工查詢問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以便進行進一步詐騙。
【提示】
凡以“400”開頭的來電多是騙子,因為“400”客服只接聽客戶來電,不能給客戶去電。遇到此類電話或短信,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或向陌生人轉賬付款,并可以通過各快遞公司官方咨詢確認,以免上當受騙,損失財物。
3、醫保卡凍結 犯罪分子使用撥號器撒網式撥打電話,播放錄音。稱其社保卡、醫保卡發生異常,需要凍結,并提示事主撥打所謂公安局或檢察院電話以協助調查。所謂的公、檢部門工作人員則要求將事主銀行存款轉至“安全賬戶”進行保護。
【提示】
若社保卡、醫保卡出現問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會直接與單位取得聯系,而不會單獨聯系個人。且即使真有問題,也是要求相關人員到服務大廳進行處理。
4、“退費” 騙子通過非法手段事先獲取事主資料,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者短信冒充車管所、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以“辦理汽車、摩托車、農用車購置稅或者教育退費”為名詐騙。
【提示】
拒絕退稅誘惑,稅務部門進行退稅時,會在報紙、電視等媒體公告,而不會僅以電話方式通知。當你接到這樣的電話時,即可認定為詐騙行為。
5、冒充銀行工作人員 騙子以 “事主銀行卡扣除年費或外地巨額消費、透支”等為由誘騙回電咨詢,然后以事主銀行卡消費信息泄露需要開設安全賬戶服務實施詐騙。
【提示】
直接向銀行客服咨詢,而不通過詐騙短信提供的聯系電話咨詢。凡以種種借口要求你通過ATM柜員機去操作所謂“遠程保全措施”、“開通網上銀行”、 “與稅務機關聯網接收退稅”、“收退稅款”等項目的,即可認定是詐騙行為。
6、打電話虛構綁架家人 撥打電話虛構綁架事主家人或者以短信冒充黑惡人員敲詐的詐騙。
【提示】
當接到子女、親屬被綁架、突發疾病、遭遇車禍等電話時,不要慌張,要注意采取直接與子女、親屬聯系的方式進行核實,不要貿然向對方匯款,防止上當受騙。
7、訂購外賣 詐騙分子偽裝成買家,當外送員外出送貨時,詐騙分子利用這段時間對店家威逼利誘,打電話要店家給他充值,對方說送到貨后一起給錢,但是達到充值目的后,詐騙分子就關機消失。
【提示】
接到電話訂購貨物時,在對方報地址等信息前,不要主動提示,同時及時判別該地址與周圍環境是否相符,同時要保持理智冷靜,不要急于促成交易,對于陌生的買家盡量遵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8、“來我辦公室一趟” 騙子在掌握了公司員工的基本信息后,撥通電話直接叫出機主的姓名及職務。受害者接到陌生電話,電話一接通,對方就說是領導,讓受害者第二天早上一大早來辦公室找他談話。第二天早上,去往領導辦公室的路上,又接到這個電話打過來,要求匯款。
【提示】
接到“領導”電話,要保持清醒頭腦,通過正確渠道核實人物身份、電話號碼以及事情真偽,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對方冒充的是老板、警察、法官還是親屬朋友,最后一旦提到匯錢,就是詐騙。
本組撰稿 記者 樊蓉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