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沒有車位變成有車就有地停;從外墻老舊破落到極具視覺效果;從垃圾成堆到有專人定時定點收垃圾……李滄區重慶路1017號院自從樓院整治后,徹底變成了一個舒適便利的小區。昨天,記者在現場探訪發現,居民們對改造后的樓院非常滿意,從不愿意下樓,到天天晚飯后在樓下散步、健身,生活的舒適度較以前有了極大的提高。
有車居民都能停車 今年7月,李滄建管局組織工人對重慶中路1017號老樓院進行了整治。昨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樓院里規劃了4排車位,間距也較大,居民樓院墻附近也劃上了停車位,只有零星幾輛車停在院內。“在設計前,我們到大院里聽取居民的意見,沒想到居民反映最強烈的是要求增加車位。”青島市設計院的竇工告訴記者,他們回去后,最大限度地進行了增加車位的設置,總計設置了60多個車位,讓有車的居民都能停下車。“在改造前,居民基本沒有停車的位置,都是在空地上隨便停,誰先回來誰就能搶到車位。”竇工介紹說,設置車位后,居委會還給每個車位標注了車號,這樣居民回家就可以停到自己的車位上了。
“在我們重新改造前,小區只能停不到20輛車,而且沒有通道,是車擠車的情況。沒有綠化、沒有健身器材,兩座樓中間還有一個廢棄的建筑物。”竇工告訴記者,把中間廢棄的建筑物拆掉后,騰出來的空地全部劃了停車位,增加了40多個停車位,解決了4座樓居民的停車問題。
粉刷后視覺效果大變 重新粉刷的老樓院使用了灰棕色的色調搭配,外墻的視覺效果極佳。“我們粉刷外墻時考慮到小區樓院內有老式平房,特意把老式的平房刷上了棕色,同樓房的顏色進行區分,這樣層次感就出來了。”李滄區建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同時,考慮到車位設置后空間較小,他們把健身器材放到了無法停車的樓道前,這樣居民下樓就能健身、散步,還起到了人車分流的作用。
“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小區舒適度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原來是臟亂差,越看心情越差,現在是既美觀又實用,住在這里是舒舒服服,心情好。
樓院配上保潔員 “整治結束后,我們小區還配上了保潔員,現在小區內非常干凈,一點垃圾都看不到。”居民張先生介紹,小區配備了1名保潔員,負責樓道和樓院內道路保潔,擦拭欄桿和樓梯扶手、清除樓院內和樓體小廣告,每天早晚都能看到保潔員的身影。一大早,居民的垃圾就被保潔員收走了,就連垃圾桶內的垃圾都被準時送到保潔車里。“現在小區居民看著這么舒適的環境都很自覺地進行保護,沒有人亂丟垃圾,也沒有人去破壞。”
“現在樓道里干凈,院子里也干凈,找不到小廣告,也看不到垃圾,整個環境非常的整潔,讓人打心底里就覺得特別舒服、暢快。”張先生說。
硬化地面解決排水問題 由于這個老樓院建設年代較早,連排水設施都沒有,一到雨天,小區內就會出現積水的現象。“我們施工前,小區中間區域是裸露的土地,影響了居民和車輛的正常通行,還會出現雨水倒灌的現象。”李滄建管局工作人員介紹說,施工時,他們先挖開了地面,鋪好了雨污管道,讓小區內的積水能夠順暢地排出。
“我們還把地面進行了全部硬化,給小區設置了大門和圍欄,更換了小區居民樓內的公共窗戶,安裝了監控、報箱和張貼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還在居民小區門口設置了門衛室,并設置了凸面鏡,方便居民進出。
【鏈接】
老樓院的“新住法”請你講 島城現存有許多建于數十年前的老樓院,這些老樓院基本都是沒有物業管理的開放式小區。這些老樓院配建時,基礎設施落后、沒有配套停車空間、商販隨意進出、墻面小廣告泛濫……諸多原因讓老樓院給人以陳舊落后的感覺。不過,也有一些老樓院通過居民和社區的多方努力,把老樓院管理得井井有條,讓老樓院煥發青春,其環境、管理絲毫不亞于“高大上”的現代化新建小區。其實,老樓院也有“新住法”,如果你家所在的老樓院已經治理得很上“檔次”,或者對老樓院的管理有什么高見,可以發短信到13006505128。
本組撰稿攝影記者 原野 通訊員 王彬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