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的話 志愿者公益服務團隊是一座城市最亮麗的名片之一,在城市運行、大型賽事、扶老幫幼、助學支教等方面,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記者從青島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島城登記在冊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已經多達3938個,其中不乏全國著名的團隊,正是這些活躍在島城社會各個階層、出現在大街小巷的公益組織,讓青島這座海濱城市有了溫度和亮度。伴隨著志愿者服務事業的發展,志愿者的分工更加細致,具有專業技能的志愿者承擔起更多“專業”責任,同時在奉獻別人的同時,自身獲得了一份別樣的快樂。
專業志愿者團隊,在青島早已興起,海上救援、國學公益傳播、熊貓血志愿者……很多耳熟能詳的專業志愿者群體,正用他們精準、精到、精致的服務理念,讓更多的島城市民感受著公益的力量,用他們的付出感受著快樂。
無論是在青島的山地搜救中,還是在玉樹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的救災現場,我們都能看到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身影。這支專業化的志愿救援隊伍,其成員可以說個個“十八般武藝在身”,上天入地進行各種救援。而活躍在島城前海一帶的“金山海上搜救隊”則是青島第一支民間海上救援隊伍,東至嶗山流清河,西至西海岸新區金沙灘,約50公里沿海一線都有他們參與海上救援的英勇身姿。在島城像這樣的專業救援志愿隊伍有十幾支,每一次島城救援中,幾乎都沒落下“藍天”與“金山”,他們上山下海為拯救每一條生命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
[緣起] 借助無線電參與救援 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的前身是紅十字175應急救援隊,成立于2009年5月,而最初的隊員都是無線電愛好者。“我們一開始互不認識,在國家允許的合法頻率里,相互交流,通過HAM無線電波(對講機和電臺)認識后,決定為社會做點事。”藍天救援隊隊長李延照說。2010年6月,李延照被推選為隊長;2011年,175應急救援隊正式改名為 “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隨著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藍天救援隊目前已有正式隊員59人,考察隊員53人,志愿者就有數百人。2012年7月份,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部在城陽區桃林社區正式揭牌。“這是我們救援隊這年最大的事,從此就有正規的活動地點了。”李延照將隊里的所有行為都做了規范,他認為一個隊伍要發展下去,也需要嚴格的紀律,哪怕是志愿者也不例外。
李延照介紹說,救援隊的出動依據主要是110轉來的信息和紅十字會下達的命令,也直接接受外來求援。一旦確定出動,會先向隊員發出集合指令,然后視緊迫程度確定集結時間。如果情況十分緊急,最短五分鐘就要集結完畢。要當藍天救援隊的隊員有兩個標準,一是有樂于奉獻的品德,二是要有過硬的技術。“我們這支隊伍中有老師、醫生、警察、女健身教練,甚至還有修摩托的。”李延照說,有時候也需要跟單位請假,大家都毫無怨言。
[經歷] 6年參與救援上百次 藍天救援隊自成立至今,已經參加了青島本地和外地的100多次救援任務,這些行動給李延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電腦里保存著大量的照片。
2011年5月4日晚上,李延照正和隊員們一起開會籌備7日的藍天救援隊授旗活動,警方來電稱有一名外國友人被困在浮山上,先到達的消防隊沒有救援成功,希望他們能夠提供幫助。那時已是夜里11點多,李延照和隊員們趕到現場后得知,一名加拿大友人困在100多米高山崖上的一個凹陷處10多個小時,人已經十分虛弱,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盡管救援難度因坡度陡、山風大、語言不通等因素而變得極高,李延照還是一邊讓懂英語的隊員試著與被困者溝通,一邊帶領隊員尋找地點建保護站,調整繩索線路,忙到次日凌晨1點多,終于將加拿大友人成功救下。這次救援經歷讓李延照十分難忘。“他獲救的時候都快虛脫了,還不停地對我們說‘Thank you,thank you’,這讓我覺得再辛苦也值了。”
2014年8月3日,云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李延照帶領的藍天救援隊是唯一一支參加此次救援的民間救援隊伍,主要負責黃金72小時的緊急營救,通過技術破拆,一共挖掘出11名遇難者的遺體。此事上了央視《焦點訪談》欄目。
[專業] 多次培養考核才能轉正 在藍天救援隊的各種行動中,條件艱苦、忍饑挨餓、徹夜搜救、刮擦碰傷等是家常便飯,危險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雖然每一次救援都不容易,但是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在外人眼里,不收取回報卻還冒著各種辛苦和危險進行救援的他們像是一群 “傻子”。在被問及是什么激勵著他堅持從事志愿服務時,軍人出身的李延照說每當看到被困人員成功救出后,生命獲得了重生,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難以言表的。
沒有救援任務的時候,李延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組織救援隊訓練,還常常帶隊走進各單位、學校,進行救援應急知識的普及。李延照認為,救人要先“救己”,一個救援志愿者首先要在技能和精神上強大起來,才能幫助別人。這也正是藍天救援隊綱領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支民間救援力量,我們非常重視隊員們的培訓,注重隊伍專業化和正規化,這一方面是走在全市前列的。”李延照說,團隊實行三級管理制度,每一個入隊的隊員最初從志愿者做起,經過專業培訓學習后,提出申請并通過后才能成為考察隊員,還要繼續進行專業培訓,經過技能考核和品德考察才能成為正式隊員,時間少則兩年多則四年。
【青島紅十字金山海上搜救隊】
今年組建專業救援隊伍 在島城50多公里的濱海一線中,夏季的海灘吸引來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時常出現游客被困海中或溺水等危險,而最先出現在海上營救現場的是金山海上搜救隊。
今年5月11日,島城第一支民間海上救援隊青島紅十字金山海上救援隊正式成立。“我在青島前海一線經營海上旅游項目已經18個年頭,公司員工每年夏天都會參與一些救援行動,我和公司員工們也一直想組建一支海上救援隊。”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總領隊郭友忠告訴記者,該救援隊是我市第一支由志愿者組成的民間海上應急救援隊伍,隊伍成立后目前有100多名隊員,海上救護范圍包括嶗山流清河至黃島金沙灘沿海50公里,他們將與公安110聯動,隨時救助海上被困人員,保護市民及外地游客的生命安全。
據了解,郭友忠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動這項公益工作,目前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的大部分成員來自該公司的員工:“我們希望更多的社會各界的志愿者參與到這項公益事業中來,讓青島的海岸線更加安全、美麗。”
多年來一直在海邊義務救援 今年4月10日上午11時20分,在棧橋上經營小生意的張先生突然發現有人跳海,他立即跑到金山海上旅游開發公司的游艇碼頭大喊:“有人跳海啦!”該公司的王學多、李日光、田剛、劉亮四人馬上駕駛著金山789快艇,第一時間趕往棧橋回瀾閣西側出事水域,迅速將跳海老人救上岸,并及時通知110和120將老人送往醫院,老人得救脫險。參與此次救援的田剛告訴記者,在他們日常的工作中,時常會碰到類似情況:“我平時主要在碼頭上工作,工作中時常會遇到有人跳海、被海水圍困礁石等突發情況,只要我們知道了消息,一般都會第一時間利用公司的水上摩托、快艇等設備參與救援。”
“每年青島沿海都會有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海中發生險情,我們的員工已經很多次利用快艇將他們救起。”郭友忠告訴記者,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成立后,由于實現了與110聯動,所以只要海上發生險情,他們可以更快獲得消息,并及時營救。今年夏天,海上救援隊多次行動:7月11日晚11時,八大峽海域兩人落水,3名隊員前往營救;7月12日,二浴海域一名游泳者未上岸,3艘游艇前往搜救;8月1日下午,5名游客被困海中,5名救援隊員將他們救出;8月7日,流清河海域,一名游客獲救;8月11日下午,一名男性游客獲救……這么多年來,他們到底救下多少人連自己也數不清了,但每次救援都歷經驚險。
聘請李勇進擔任總教練 在金山海上搜救隊成立之前,隊員們在海上參與營救時,多利用他們駕駛游艇的高超技術,快速及時地從大海中撈起一條條生命。正式成立搜救隊后,更加注重對隊員的培訓,增強救援技能。
據悉,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將定期組織各種應急救護培訓,并由曾成功橫渡膠州灣、環游青島海岸線的李勇進擔任救援隊總教練,此外在奧帆中心區域做救援志愿者的鞠凱駿也成為了這個團隊的一員。這兩人雖然年齡不算大,但是和大海打交道都不是一年兩年了,游泳水平自不必說,救援經驗也格外豐富。李勇進是我市一家游泳俱樂部的主教練,同時還是一名國家級游泳救生員講師,此次加入主要負責給救援人員進行專業的救援救生培訓。而80后小伙子鞠凱駿從小熱愛帆船運動,多次在國內和國際帆船賽事中取得好的名次。
截至目前,包括新成立的青島紅十字海上救援隊在內,目前我市已有青島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青島山海情救援隊、青島世寶特救援隊一共4支來自民間的專業救援團隊,隊員總數超過300人,在抗震救災、臺風災害、戶外活動等各個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本版撰稿 記者 吳帥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