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得好: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隨著秋季到來,氣溫逐漸下降,很多人遵從這個做法卻被凍出了疾病。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秋凍”到底應該怎么凍?專家表示,“秋凍”有講究,一般戶外早晚氣溫降低到10℃左右時,就應該結束“秋凍”了。
同時,身體五個部位比較脆弱,“秋凍”時不能被“凍”到。首先是頭部,秋季不宜晨起洗頭,否則易受風寒。其次,頸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則血管收縮不利于腦部供血,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第三,腹部保暖至關重要,因肚臍皮下沒有脂肪,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襲。若長期受涼,泌尿系統(tǒng)疾病容易找上門來。第四,關節(jié)應格外注意,若在陰冷、潮濕的天氣著裙裝,腿部會因風寒的襲擊出現(xiàn)發(fā)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癥狀,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第五,腳部保暖保健康,因為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專家提醒,平常“輕易氣短、愛喘大氣、手腳冰涼、脾胃不好總腹瀉”的氣虛、陽虛體質,也不太適合“秋凍”。宗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