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的小長假股市雖無交易,但股民對市場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尤其是著名經濟學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的一句:“沒有4個電腦屏放在那兒你都沒資格炒股”,更是在網絡上廣泛轉載。“炒股也要拼裝備?”“小散都沒資格炒股了?”……此話一出,各種聲音、觀點開始發酵。那么在青島,久經沙場的老股民如何看待這種說法?他們又是如何在設備、技術和心態之間尋求平衡的?
■話題 沒4塊屏幕沒資格炒股? 在小長假里,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受某機構邀請解讀新常態下的貨幣政策時所說的一句話,在股民圈中持續發酵。據與會媒體《南方都市報》報道,樊綱解讀近期股市波動的情況時指出,(波動)這恰恰說明中國股市是“政策市”這一說法的破產,市場是有規律的,政府決定不了。
樊綱建議,個人應該退出炒股。“炒股是有風險的,而且是專業的,沒有4個電腦屏放在那兒你都沒資格炒股,你得看這個指數、那個指數。”樊綱說,“為什么要讓機構來做?因為機構除了專業,還是一個資金池,可以做資產組合規避風險。”
在上述消息廣泛傳播的同時,“沒4個屏幕沒資格炒股”成為了轉載時常用的題目。“我就一個手機炒股,收益也翻番了。”有網友調侃:“這樊綱是轉行電腦銷售了吧。”也有網友對樊綱的說法給予了肯定:“炒股本身就是專業的事情,4塊屏幕僅僅是說明炒股的專業性,不要斷章取義。”
■個案 一麥的“多屏炒股”法 對于樊綱的這種說法,島城著名私募、今日藍海投資家學會會長一麥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倒不是說散戶不能炒股或者不會炒股,只是我認為,股市瞬息萬變,買點和賣點稍縱即逝,想要把握好,除了技術外,確實也需要設備來支持。”他說。
記者曾經多次參觀一麥的操盤室。在他的操盤室里,往往會為助手設置三塊屏幕,分別呈現著交易界面、大盤行情及一些其他信息。而他自己的面前,則擺放著兩兩摞在一起的四塊屏幕,觸手可及的是一臺筆記本電腦。
據一麥介紹,自己的這幾塊屏幕有著相對固定的分工:兩塊盯緊一只個股,一塊盯著股指期貨,一塊看大盤,還有一塊播放著重要的經濟新聞。
讓一麥同時開著幾個屏幕的是他對當今市場的認識。“剛開始炒股,一個屏幕都看不過來。”他說,漸漸地發現既要看分時,又要看大盤整體的情況,一塊屏幕不夠用了。”而伴隨著在牛熊之間的穿越,他更加體會到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不能在一塊甚至兩三塊屏幕上呈現。
“現在的經濟市場是一個全球聯動的經濟市場。”一麥說,比如說金融股指對滬深兩市產生影響,比如說期貨市場可能連帶貴金屬板塊的變化進而波及個股,再比如歐洲、美國股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亞洲股市產生連帶效應。“即便是對于普通股民而言,也是需要關注的。”
■調查 有股民投資十萬配設備 對于久經沙場的老股民,對于“多屏操作”,也有自己的認識。
股民梁先生也經歷了電話下單、委托下單、網絡自助下單等,如今的他是典型的多屏操作者。在梁先生的記憶里,記者曾和無數股民一起去券商那里現場看盤,看盤室中擺著幾十臺電腦,設備速度等與現在相比,差了不知道幾個檔次。
上個世紀末,梁先生買了第一臺電腦,這個世紀初,他更多地在自己的電腦上買賣操作。如今,在梁先生的辦公桌上同時放了10多臺電腦,由于要同時操作多個股票賬戶,所以每天看盤時,梁先生同時會打開幾臺電腦。
“期指、大盤、個股、板塊、排行榜變化”……梁先生列舉著他的電腦屏幕所呈現的內容。據了解,梁先生在近5年光置辦這些炒股的設備,粗略估計花費已在10萬元以上。
不過,也有老股民對此表示不贊同。“我覺得屏幕并不太重要。”老股民“大海”告訴記者,他已經炒股20多年,習慣于做長線操作,沒有實時盯盤的習慣。“沒必要過多地追求設備,而且對于做長線的股民而言,并不在乎一天兩天的波動。心態很重要”。
■說法 心態和技術很關鍵 股民張濤,在自己的手機里下了好幾個軟件:大智慧、東方財經、同花順、海通證券等等……“我沒有那么多屏幕,但是也知道信息的獲取必不可少。”張濤說,在他看來,多看多想,比多個屏幕要重要得多。
梁先生也贊同這種觀點。“多個屏幕,是為了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搶先一步獲取信息。”梁先生說,而信息來了,是否能夠有效處理、掌握、解讀和運用,還是依賴于日積月累的技術。自從2003年決定投身股市撈金以來,讀書成了梁先生每日的必修課。凡是跟股票沾邊的書他見到了就必買必讀,苦練內功,才是在股市“常勝”的基礎。
股民李女士也告訴記者,炒股多年的她經歷了牛市和熊市,操作也從短線變成了長線。“我認為,炒股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投資有賠有賺是非常正常的,想要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還是要心態和技術,設備只不過是個基礎和保障罷了。”李女士表示。 文 本報記者 周曉荷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