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7月中旬以來,青農大的7名大學生對青島市城陽區、嶗山區、即墨市和平度市還有濱州市等地的11家農民合作社,針對“互聯網+農業”問題進行調查探訪,共收回調查問卷500多份,發放農業技術材料百余本,調研發現,專業人才是主要發展“瓶頸”。據悉,他們是新農人實踐團的隊員,他們的調研還在繼續,日后會繼續用專業知識幫助農戶。
百余份技術材料送農戶
青農大合作社學院的王金才是本次調研的隊長,說起這次調研的初衷,他說,“我們團隊7個人都是合作社學院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的學生,覺得把互聯網運用到農業發展中有廣闊的前景,但很多農民合作社都很不規范,互聯網知識運用得也不盡如人意,我們希望能用專業知識和互聯網知識服務三農。”他們的想法得到了青島市農業委員會的支持,提供政策法規及農業技術宣傳材料百余本,這些材料他們都送到了田間地頭農戶手中。
另外,隊員們還請學術指導老師專業設計了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圍繞農戶現在運用互聯網的情況和對互聯網的認識展開,設計73個問題,通過線上線下同時進行調查。“考完試后,我們就一直在青島市周邊的農村調研,通過實地調研、填寫調查問卷等形式收集資料。”王金才介紹,自7月18日至今,半個多月的調研過程中,共收回調查問卷500多份。
缺專業人才成主要“瓶頸”
實踐中,隊員們對城陽區、嶗山區、即墨市和平度市還有濱州市等地11家農民合作社和農戶進行調查。隊員張曉亮印象最深的是青島市久和園畜禽養殖合作社。“他們理事長談到,‘網絡營銷已經起步,但在具體運行中仍存在種種問題,有些力不從心,招不到技術性人才。”隊員孟斐斐告訴記者,有很多農戶想把互聯網運用到自家農作物銷售上,但是技術性人才太缺乏。
隊員臧茹告訴記者,一家蔬菜類的國家級示范社負責人提到了蔬菜、生鮮等產品做電子商務的主要瓶頸是保鮮技術、儲存運輸、糧食成熟期不一致,技術性人才缺乏等問題難解決,“負責人說‘現在大學生都不愿意來農村,我們莊稼地里面的這些人也不懂如何把互聯網完善地運用到農業上面。’”臧茹說。
“我們通過這么多天的調研,對‘互聯網+農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進一步認識到了先進技術人才缺乏、市場競爭優勢不足等問題是影響農戶發展的主要阻礙。”隊員慕朋告訴記者。
專業知識助力農業創新
7月底,新農人實踐服務團跟著指導老師實地調研濱州市博興縣淘寶村—— 灣頭村,隊員們了解到淘寶村的形成主要依賴目暖草編,目前目暖品牌擁有者擁有一家天貓旗艦店、兩家淘寶C店,2014年純銷售額達1300萬元。“當地有專人針對參與到電商行業的農民進行免費培訓,帶動當地村莊經濟發展;同濱州市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合作辦學,設立淘寶教學班,利用實踐經驗培養應用型電商人才。”隊員孟斐斐認為,這些島城周邊的合作社都可以借鑒學習。
從淘寶村回來,隊員們又在城陽周邊的部分農村開展7天科技下鄉服務,把合作社、農資消費維權、種植技術等知識送到田間地頭。“我們給農戶們留了隊員和專業老師的電話,他們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隊長王金才稱,這七天的幫助實在太小,但他們會一直努力為“互聯網+農業”做些事情。
據悉,新農人實踐服務團是2015年青島農業大學省級重點社會實踐團隊,團隊圍繞學校農業特色,以“三農”發展需求為導向,從“農民合作社網絡營銷調研+科技服務下鄉+大學生涉農電商創業”三個方面切入,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文/圖 記者 焦紅紅 通訊員 韓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