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賣遮陽傘、冬賣暖寶寶,80后創客王東創造4個月銷售額400萬元的佳績;既做時尚女裝,又做電商代運營,80后王圣發放棄“鐵飯碗”返鄉創業,如今已擁有7個線上商鋪;潛心開發企業管理軟件,成功后再下一城,進軍云服務器建設,80后張先松從跌跌撞撞到創富典型……記者近日采訪了三名80后創客,他們不走尋常路,發揮特長在各自領域創業闖出一片天地。成功后的他們坦言,創業路上除了堅持還需資金扶持,而目前政府相關部門多措并舉扶持創業,這讓創業者感嘆“背靠大樹好乘涼”。
網店4個月銷售額400萬 “叮咚……”近日,記者踏進創客王東的辦公室內,噼里啪啦的鍵盤聲和打印機“吱吱”聲不絕于耳。王東的辦公室位于即墨服裝批發市場的電商聯盟廣場內,放眼望去,辦公室至少上百平方米。王東正和員工在電腦前與買家交談,旁邊的辦公桌上堆著厚厚一摞訂單。
王東是即墨人,2007年畢業于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沂分校,學習口腔科專業的他順利進入一家醫院從事口腔工作。兩年平淡的診室工作讓他感到厭倦,經過深思熟慮后,他毅然放棄安逸工作下海經商。
在創業前,王東也思考了很久。大學期間,他曾有過網絡銷售經驗,恰巧身邊也有不少做電商的朋友,王東最終瞅準開淘寶店。然而,創業的道路并不一帆風順,王東代理的品牌每年銷售額必須達到600萬元,而高額的代理費也讓王東感到壓力巨大,創業信心嚴重受挫。
經過思前想后,王東橫下一條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辛苦籌集到數十萬元代理費,王東正式踏上電商之路。“馬云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王東稱這也是他剛創業的真實寫照。剛創業時,他連續4個月賣不出貨,每天在網上與他交流的客戶都沒幾個,他當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天天急得團團轉,但卻無從下手。
“我銷售的是遮陽傘和暖寶寶,產品品牌和質量都很過硬,問題就是出在我的營銷上。”找到問題根源后,王東對癥下藥,他虛心向電商高手求教營銷技巧,同時將網上商鋪改版,外樹形象內強素質,依靠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王東的生意慢慢好了起來,粉絲量也迅速增加。去年冬季僅4個月時間,王東的網店銷售額便達到了400萬元。
電商達人開7個線上商鋪 離開無數青年向往的大都市,放棄別人眼中羨慕的“鐵飯碗”,回到家鄉走上艱難的創業路,這是80后電商達人王圣發為自己選擇的路。創業6年來,王圣發已擁有3家淘寶店鋪、2家天貓商城店鋪、2家阿里巴巴店鋪,年營業額近千萬元。
王圣發,1983年出生,大學畢業后進入北京一家大企業工作,但大城市交通擁擠,工作上也是頗受束縛,不甘于現狀的他萌生了創業的念頭。當時網購在國內已日漸流行,經過多方考察后,王圣發選擇從電商領域入手,工作兩年的他毅然辭職。
回到家鄉即墨后,王圣發將創業目標瞄準了即墨的支柱產業之一——服裝業,由此開始了自己的服裝電商之路。由于王圣發此前對網購十分熟悉,而且業余也一直鉆研開店,所以他的淘寶店鋪很快創建起來,并進入了正常運營。
但是創業的道路從來不會這么順暢,經營一段時間后,王圣發積壓了太多的庫存,店鋪的運營需要繼續投入。對于剛剛起步的他來說,流動資金成了創業路上最大的問題。憑借良好的信譽,王圣發最終從銀行申請到46萬元貸款。有了這46萬元的貸款,王圣發的網店得以正常運轉,并順利地擴大規模。
“女裝最難做,可是我現在女裝做得很好,別的項目都可以復制女裝運營的經驗,所以現在我已經著手做代運營公司。”王圣發說,他如今已經幫助兩家工廠運營線上店鋪,銷售額逐月遞增,未來他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實現他們的電商夢。
專注做中小企業“管家婆” 生于1981年的張先松是個標準的“IT技術男”,目前是青島支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擁有“管家婆”軟件、時速軟件、金蝶軟件、廣州速達軟件、用友軟件等多個品牌、十余個產品。張先松專注做中小企業“管家婆”軟件,從跌跌撞撞發展到目前的創富典型。
2005年,張先松畢業于青島理工大學,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的他抓住了電腦軟件發展的良好前景,畢業后成立了青島支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憑著精準的商業頭腦,張先松的公司運營良好,盈利的同時也積攢了不少合作伙伴。
企業的壯大需要不斷的創新,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軟件市場。2009年,公司進行了第一輪創新,欲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管家婆”進銷存、財務一體化軟件。然而,巨額的軟件開發費用讓張先松步履維艱,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最終他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啃下這塊硬骨頭。
記者了解到,10多年來,在競爭激烈的軟件市場上,“管家婆”軟件憑借“實用、易用、通用,貼近中小企業管理現狀”的特點受到中小企業的廣泛認可,“管家婆”也成為中小企業管理軟件的代名詞。
追求科技完美是張先松始終堅持的目標。2014年,在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際,張先松再一次大膽創新,進行云服務器建設。“做一行便要愛一行,做一行更要專一行,天道酬勤,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張先松自信地說。
【創客心聲】
堅持是必備的 “創業沒有不遇到困難的,但若遇到困難就后退,沒有堅忍不拔的創業意志,那創業很難成功。”在談到創業如何才能成功時,張先松強調堅持是創業人必須具備的第一能力。另外,他也提到,資金也是青年創業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張先松告訴記者,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須要轉型升級,2009年他開啟公司的首輪創新,準備針對中小企業推出“管家婆”進銷存、財務一體化軟件。然而,巨額的軟件開發費用讓他感覺到巨大的壓力,正在這最困難的時候,他了解到即墨團市委有“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專門扶持青年創客。
這個項目對張先松來說是 “雪中送炭”,他第一時間填寫了貸款申請表,隨后相關銀行收到申請表,銀行在審批通過后很快便為其發放了貸款。從申請貸款到款項到賬,整個過程用了不到一周時間,而且貸款利率也比同期低,為張先松解了“燃眉之急”。貸款有了,加上自籌的一部分,軟件開發與推廣也就順利進行了。
實際上,除了張先松,王東、王圣發在創業途中也都遇到過資金瓶頸。王東介紹說,他代理品牌的代理費非常高,剛開始就要交四五十萬元,這對于剛創業的他著實像“一座高山”,所幸他也是在家人支持下,參與了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快速、低息貸款的項目才有了首筆啟動資金。
【新聞延伸】
扶持青年創業利好多多 青島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團市委通過調研青年創業者的需求,發現創業者首先缺乏的是項目的選擇能力,其次資金也是困擾青年創業者的大難題。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團市委帶領各級團委紛紛想點子、想創意,同時與金融機構搭建平臺為創業者解決融資難題。
以即墨團市委為例,其主導設立了“貸動青春”服務項目,該項目采取“團市委推薦、銀行授信支持”的模式,聯合青島農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京都村鎮銀行三大銀行,以擴大授信額度和降低貸款利率的優惠方式,實行“四優先”——優先調查、優先評級、優先授信、優先貸款,為青年創業者提供綠色融資服務通道,培養和扶持青年創業致富。項目實施以來,累計發放貸款1800多萬元,助推80多名創客成功開啟創業之旅。
另外,即墨團市委還緊跟“互聯網+”的發展時代潮流,在即墨市服裝市場A區四樓量身定制了共青團電商平臺,特邀阿里巴巴青島辦事處加盟入駐,定期開展 “理論+案例+技能+互動+考察”的電商課程培訓,從本質上解決電商經營難題,孵化電商人才。
另外,針對個人創業者,他們還為其爭取到了免費3年的攤位、無壓貨風險的貨源和設備齊全的攝影室。像王東這樣的電商團隊,可享受50-90平方米的電商商鋪,并免除兩年的商鋪使用費、物業費、管理費、空調費等,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青年創客只需攜帶電腦便可入駐。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錫復春 實習生 岳徴雯
相關專題:
"三創"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