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在創業路上,需要的不僅僅是成功的偶像,更需要借鑒一些失敗的經驗。每個創業者都是在創業路上摔摔打打走過來的,7月5日下午,在“車庫咖啡”的創業故事分享會上,島城創客王培亞、薛錚分享了他們創業中曾經的失敗故事。
開電商8個月賠了80萬
老家泰安的王培亞是一名80后,高中時他曾經是年級文科的前三,由于高三下學期患上鼻竇炎導致成績下滑,無緣名牌大學。但他沒有被高考失利擊倒,大學期間社團、電臺,都有他的身影。畢業后,他憑借大學期間練就的資本,成功入職“美的”這個大企業,并逐漸成為這家企業的電商經理。
有了一定經驗之后,王培亞選擇獨自在電商領域創業,但是第一次創業很快就敗北,公司運營了8個月就損失了80萬,元氣大傷。這讓他對創業有了深刻的認識:成立公司后,就不是再像做小買賣一樣,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要考慮。2014年,王培亞回到青島,他不斷參加一些創業比賽來鍛煉自己,并積攢了一些人脈。生鮮食品由于配送困難等原因,不被電商企業看好,但是王培亞卻看到商機,通過眾籌創業模式做起生鮮電商創業項目。不過,這次創業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王培亞通過不斷摸索,現在項目已經越來越成熟。
盲目擴大規模不堪重負
大學畢業已經十年的薛錚,他的創業故事有很多也值得與大學生一起分享。第一次創業他和合作伙伴看好了生鮮電商項目。當時他們三人在市南區的大堯三路開了一個線下的門頭,一開始做的時候,由于菜品價格貴無人問津,慢慢地他們三個年輕人放下身價跑到菜市場做推銷,剛剛有點起色時,其中一個合作伙伴因家庭原因,他退出了這個項目。
不過,這個項目他繼續做了下去,后來得到了1000萬元的融資,項目迅速起色曾經被媒體廣泛報道。只是和很多企業一樣,企業一旦壯大之后就想擴大規模,但是企業在擴大規模的同時,也增大了生鮮配送的物流成本,加之當時投資者對企業的撤資,企業在短暫輝煌之后迅速沉寂。之后的薛錚又曾在生鮮電商領域開始第二次創業,但這次創業也是無疾而終。不過,薛錚在創業中沒有氣餒,他已經開始再次創業。他在市北區紅酒一條街上有一家酒類直供店,是1919酒類商城的線下體驗店。不足300平方米的空間,陳列著2000多種酒水,開業五個月,營業額就達到300多萬元。
創業需要不服輸的基因
島城創業大學生中,很多都有著失敗的經歷,青島大學的周一(化名),2013年曾經嘗試做一個APP“高校助手”,當時已經找團隊開發出了軟件,但是在推廣時發現,發現軟件一開始的市場定位就有問題,大學生對這款APP的興趣并不大,最后周一只能放棄。杜洪慧是2014屆青島市大學生創業精英BEST計劃冠軍。杜洪慧畢業之后先是在外貿行業創業,由于找不到市場銷路等原因,第一次創業失敗。有了失敗的經驗,現在,杜洪慧經營的青島新視界網絡有限公司向移動支付領域發展,成功簽約騰訊成為財付通華北區域唯一服務商。上周末,與維客集團成功開展了手Q支付滿減活動。
“100個創業者99個會敗倒在路上,何況作為大學生創業者,那為什么還要創業,因為我們要改變現狀,我們年輕人身上有一種不甘于平淡的創業基因。”王培亞表示,創業的失敗從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財富,敗而不餒的人才是真正的創業者,因為他身上的創業基因最強大。
記者 張同順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