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據史料記載,早在西周中期,萊子國就已經建立了都城,存在500多年后被齊國所滅。但對于萊子國的疆域和都城在哪里,史料記載得極少。6月16日,早報對萊西市西沙埠古城遺址考古進行報道后,引來眾多市民的高度關切。有市民稱,萊子國都城會不會在萊西依河而建?也有市民問,萊子國的先人幾經遷移,為何沒留下更多的遺存?連日來,帶著眾多疑問,記者先后在煙臺萊陽、萊州、龍口和威海乳山、文登一帶采訪尋找萊子國可能留下的歷史印記,發現東萊國和萊子國并非同一國家,關于萊子國的眾多歷史課題也是考古界一直渴望破解的謎團,而萊西的這次考古勘探,讓人期待能從中發現更多關于萊子國的歷史遺存。
探訪
歸城遺址規模膠東半島第一 聽說龍口市有座歸城遺址和萊子國有關,6月17日,記者驅車數百公里,來到了龍口市(原黃縣)東南15華里外的歸城。這里的村民雖然對萊子國了解不多,但對古城遺址卻非常熟悉。在萊山腳下的歸城姜家村,有一塊小小的盆地,四周丘陵環抱,沿盆地外圍的山脊、殘存的舊城墻斷斷續續,隱約畫出了一座古城的輪廓,這便是眾多學者認為的萊國故都——歸城遺址。除了沿山脊構筑的外城,還有一座構筑堅固的內城,現殘存的城西南角一處長60米、寬10多米、高6米的土臺,歷經數千年風雨依舊巍然屹立,仍然依稀可見古都城的雄偉。古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上刻著“歸城城址”幾個字。
“古城墻以前有10多里長,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是很少一段。”歸城姜家村村民姜丹說,她家就住在歸城土城墻腳下,每天出門都能看到古城。小時候,母親經常帶她到古城墻上玩耍。而城下的村民經常會在農田里挖到一些陶片和青銅器,有一次她在地里還撿到了一個銅矛。
龍口市博物館副館長劉玉濤介紹說,歸城古城設有內外二城,外城沿盆地四周的山崗筑成不規則形的城圈。城內包括曹家、南埠、姜家、東和平、董家、遲家、北山、大于家8個自然村。村名多冠以“歸城”。外城墻因為長期自然及人為損壞,大部分墻面已經蕩然無存。而歸城遺址的規模,目前在膠東半島諸多古城址中堪稱第一。大多數考古專家認為,歸城應該是一個古代國家。歸城范圍內出土的眾多文物,更是對這個國家的級別、國屬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證據。
說法
東萊和萊子國不是一個國 6月18日,記者在煙臺市博物館里看到,龍口市歸城城址和膠東半島眾多遺址出土的大量青銅器、陶器等文物,記載著東方古國悠久的文化歷史,而關于萊子國的資料和實物卻一件難求。從出土的文物和文獻記載中也沒有找到關于萊子國的任何歷史痕跡。
“歸城的萊國古遺址指的就是東萊國,與萊子國并非一個國家。”煙臺市博物館副館長王富強介紹說,東萊國城遺址在龍口市的歸城,目前已經是國家文保單位,數千年來遺存下來的部分舊城墻,已經很好地保護下來。至于萊子國的都城,目前許多考古專家都在研究,但權威的說法還不得而知。
有學者分析認為,東萊是地處東隅海濱的一個夷族國家,國都就在龍口歸城,范圍應該在萊州以東一帶。而萊國(又稱萊子國)應該在濰坊以東地區。這一地域面積比當時的齊國還要大一些,而且北臨渤海,是東方的強國。而兩國的姓氏和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東萊國與萊子國應該并非一個國家。
萊子國周邊有諸多小方國? “東夷古國充滿著神秘色彩,目前能證明身份的只有東萊國城址。”劉玉濤介紹說,根據龍口歸城遺址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和多方專家的論證,歸城就是當時東萊國的都城,而東萊國始建于哪一年并不確定,但作為膠東沿海地區最大的一個文明古國,這一點是有據可查的。連日來,記者先后走訪了萊陽、龍口和煙臺等多個地方發現,雖然各地都曾出土過萊子國同一時期的文物,但對于萊子國的都城遺址到底在哪里,卻一直撲朔迷離。
因為史料的缺乏,現代山東東部地區可以確定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歸城東萊國,但是考古人員認為,商周時期膠東地區應該還有很多小的名不見經傳的方國。連日來,記者帶著諸多歷史謎團,分別向萊陽、威海、文登和乳山等地的考古專家進行求證,發現每個地方都相繼出土過與萊子國年代相同的文物,但萊子國在不斷遷移中建立都城的謎團,一直沒有一個權威說法。威海市文物管理辦公室的張云濤介紹說,根據近幾年出土的一些文物分析,商周時期威海有座不夜城遺址,很可能是隸屬東萊國的一個小國家,而乳山轄區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等文物,也正說明了東萊都城以外很可能還存在許多小方國,只是目前還沒有更多的實物來證實這一點。
“像煙臺的福山區,就有一個古遺址,還有萊陽、海陽等地都有遺存出現,這些發現至少說明,這些地方在數千年前都屬于東萊國和萊子國的國土,推斷可能是一個個附屬的小國家或城池。”龍口市博物館副館長劉玉濤介紹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考古調查發現,威海古城遺址已無處可尋,只遺留下一些殘磚碎瓦,但不時也有文物出土,可見當時這些古城的經濟和文化的繁榮。
400件青銅器講述東萊故事 “幾年前,我就開始對萊文化進行過深入探究。幾乎走遍了膠東半島的各個地方。”龍口市博物館副館長劉玉濤介紹說,從清代這里出土大量的青銅禮器開始,就不斷有考古學者來到這里,對萊國的歷史進行考證。到現在,歸城已經出土以青銅器為主的文物400多件,帶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12件之多。
劉玉濤介紹說,1969年,緊鄰龍口萊山的小劉家村(如今并入歸城曹家村)農民在農田中挖出一批西周中期的青銅器,其中一尊一卣(古代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上都有銘文。卣上刻有銘文“王出狩南土……啟從征……。鉞箙。”尊上銘文與卣上的意思相近,大意為一個叫做啟的人跟隨周王參加南征的戰役,為此做一個器物紀念。這種做法是商周時期非常流行的記功方式。從這條銘文來看,啟能夠率領軍隊參加周天子組織的征伐戰役,說明這個東方國家有著較強的軍事實力。鉞在當時是一種斧形的兵器,是王權首領的象征。而箙本義是盛箭的袋子,應該是啟的家族徽識、圖章,這可能意味著他的祖先有射箭的特長,這不由得使人想到夏代東夷首領后羿射日的古老傳說,可能啟的國家就是由膠東半島原住部落發展起來的,有可能就是萊國。面對如此豐富的文物資料,考古人員得出結論——萊山腳下的黃水河流域是膠東半島青銅文化的中心區域,從周邊的墓葬到城址,都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規模。從文物的等級和歷史記載來看,這個國家就是東萊,那么歸城應該就是東萊國的都城。
萊子國遺址成歷史謎團 “萊西市從古到今,一直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是史前文化的中心地帶,先民早在數萬年前就已經在這里居住生息。而到了商代以后,又有眾多文物出土,一些貴族墓葬和器物成了一個個歷史謎團,是否與萊子國文化有關,還將等待考古揭秘。”萊西市博物館館長柳香奎分析說,早在夏商周時代,萊西、萊陽等半島地區,都屬于萊子國的地盤,那時候萊子國十分強大,經濟政治都達到了高峰。但由于史料記載得不多,尤其是對萊子國國都的具體位置至今也沒有確定在哪里。
“萊西商周時期的古墓曾出土一件珍貴的青銅鉞,推斷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商周時期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物。而這處遺址都發現了從商周到漢代不同時期的古墓群。”柳香奎說,這處大型古墓群位于萊西西沙埠遺址南部的一個高崗嶺帶上。多年前當地村民在修路挖土時曾發現古墓一座,出土了大型青銅鉞等青銅重器,專家根據文物造型判斷這是一座商周時期的貴族墓。由于墓葬并沒有全面勘探發掘過,到底與萊子國有沒有關聯,至今仍是個謎團有待破解。有考古學者曾大膽推斷,由于出土的青銅鉞一般是由國王親授于大將或軍事首領的禮器,當時萊西又是屬于萊子國的土地,或許墓主人與萊子國有著密切的聯系。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