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新形勢下沂南縣如何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日前,記者采訪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沂南縣委書記劉淑秀。
“這次全委會,是在臨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關鍵階段、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催人奮進、砥礪前行的重要會議?!粋€目標、兩個發力、三個步驟、四個遵循’的發展思路,向全市發出了‘大美新’臨沂建設的動員令。特別是提出的縣域經濟對標發展戰略中的‘三個工程’,為縣域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沂南縣委書記劉淑秀說。
調高目標,發力趕超。劉淑秀介紹,沂南確立省內將對標趕超昌邑市,省外重點學習江蘇沛縣發展經驗。按照全市三步走的戰略要求,第一步,到2017年,確保經濟增速和質量效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于昌邑水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名在全省前進10個以上位次,總量基本達到昌邑現有水平;第二步,到 2020年,基本實現趕超昌邑目標,公共財政收入排名在全省再前進10個以上位次,確保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三步,到2025年,經濟總量全市領先,進入全省強縣行列,實現經濟強、群眾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更高水平。
突出重點,全面發力。劉淑秀表示,圍繞實施“八大戰略”、打好“六場硬仗”,沂南縣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農業富縣、文旅興縣和城鎮化帶動”四大戰略,突出抓好兩項重點。一是圍繞“三引一促”,全力擴大對外開放。以真抓實干的力度,關鍵在做的行動,主動加快、深度推進“三引一促”工作,把思想統一到、把思路轉調到、把要素聚集到“三引一促”上,成為干事創業的“鼓點”。抓引資增后勁、抓引技強支撐、抓引才促活力,突出招大商引大智,把“高智商”作為招商的主攻方向,集中發力、精準招商,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撐能力強的大好項目。今年要引進過50億元的項目2個以上,投資總額達到200億元以上,引進帶項目的“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260人、關鍵技術50項以上;三年內培植稅收過億元企業4家以上,再增加80家規模以上企業,總量達到400家。
二是圍繞特色產業,做實強縣壯鎮的“臺柱子”。集群經濟是沂南縣發展的支柱,針對不同產業的“龍頭、配套、平臺、品牌”建設,補環固鏈,到2017年六大產業產值全部翻番,精細化工和食品加工產業的產值過300億元,其他產業的產值全部過百億元;文化旅游業抓好智圣(國際)溫泉城三期、沂蒙影視基地三期、紅石寨三期和諸葛亮文化旅游區等龍頭項目建設,實施好林?;ㄌ?、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提升工程,加快開發白沙洲、張家坪民俗村等項目,全力抓好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和全省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爭創“中國旅游強縣”。
今后三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農業發展圍繞“基地品牌建設、現代經營和食品安全”三大重點,不斷加大基地品牌建設,以基地建設帶動規模發展,以品牌創建提高知名度和效益,在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上下大工夫,三年新建基地20萬畝、品牌60個。同時,按照“抓好鎮村跨越趕超工程”的要求,重抓項目建設,年內每個鄉鎮都要至少引進一個過億元項目。
“按下‘走在前列’的‘啟動鍵’,掛上科學跨越發展的‘前進檔’,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同心同德、真抓實干,集中抓好‘八大戰略’,切實打好‘六場硬仗’,用行動將全委會精神轉化成建設‘大美新’臨沂的強大力量。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堅決打贏這場發力趕超攻堅戰!”劉淑秀信心滿懷地說。
記者 唐麗麗 通訊員 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