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太不仁。下腳料,廢產品,河里倒,路邊運。阻交通,臭氣熏,過路者,掩鼻奔。要建設,新農村,全村人,應一心,同涂脂,共抹粉。環境美,氣象新……”這是仁兆鎮后南埠村年逾七旬的老干部張方仁幾年前寫的新“三字經”中關于環境衛生方面的一段,如今的仁兆鎮,村村都有流動的保潔員,垃圾桶到處有,垃圾有人管,有地方放。用當地百姓的話說:“村容整潔變化大,應源于俺鎮從2011年開始按每人每月收取1元錢的衛生費帶來的效果”。
“仁兆模式”解難題
走進仁兆鎮王家埠村,但見一派整潔衛生的新村景:大街小巷干凈整潔,路邊兩旁綠樹掩映,每家每戶門前見不到垃圾堆、糞堆、草堆……村民李長功說:“俺們村里的保潔員按時清掃大街,所以村莊才能這樣干凈。”保潔員王俊升說:“我們這幾個老人平日里閑得慌,自村里成立了保潔隊以后,俺也當上了保潔員,不光能按時清掃街道,保持村莊衛生,每月還能拿到500元工資,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在全鎮先行試點的基礎上,認真總結推廣了韓家疃、后南埠、溝東等村莊的先進經驗,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每人每月收取一元衛生費用于村莊環境衛生保潔。用于保潔隊伍工資發放,此舉調動了保潔員的工作積極性,對“美麗鄉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隨著形勢發展,垃圾存儲量的逐年增加,衛生費也從開始的一人一元錢,逐步增加到一人兩元,2014年開始每人每月按3元收取,今年全鎮收取衛生費213萬元,占應交村民的95% 以上;鎮里對交納的衛生費做到專款專用,每個村莊設一個賬戶,集中在鎮經管統計審計中心管理使用。
設立專管員,監督工作進程
4年前,在仁兆鎮村莊沒有專職保潔隊伍,清掃衛主要靠面上號召,搞突擊活動,一陣風,環境衛生時緊時松,村莊之間參差不齊。鎮黨委、政府意識到:環境衛生要保持經常化、制度化,必須建立長效機制,有一支穩固的保潔隊伍。2012年,該鎮及時總結推廣了沙北頭、高村、韓家疃等村莊的經驗,公開選聘保潔員,每月500元工資。在村衛生保潔員設置上,該鎮按照各村戶數多少而定,原則上每100戶以下設1名,300戶以上最多設4名。
鎮村設立專管員,監督保潔員工作,實行保潔員日清責任區垃圾,村專管員監督保潔員工作質量,鎮監管員考核村專管員,層層落實責任,按照工作質量,全鎮統一發放工資,如保潔員連續2個月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辭退,全鎮297名保潔員全部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并簽訂承諾書。 文/圖 通訊員 宗緒昌 崔汝平 王俊設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