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平度康王古墳被盜挖?原是專家在勘查(圖)

2015-04-29 08:50   來源: 青島早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80后”青年張寧(化名)從小聽著“打開康王墳,山東不受貧”的民謠長大,讀完《盜墓筆記》后特意回老家對六曲山上的康王古墓重新打探了一番,不想有驚人的發現。“康王墳周邊滿是洛陽鏟打洞的痕跡,可能盜墓賊又卷土重來了?!弊蛱?,張寧報料說。這康王古墓旁的奇怪洞穴真是盜墓賊打洞窺墓留下的痕跡嗎?這康王古墓為何如此引人關注?文物保護部門又是如何保護這一我省面積最大的古墓群的?昨天上午,記者和青島新聞網的記者一同到康王古墓所在的平度市古峴鎮六曲山探訪,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洛陽鏟洞再現六曲山

  張寧家離大名鼎鼎的康王墳只有不到三公里的距離。小時候隨著長輩們上山時,就聽說了各種關于康王墳的傳說,許多老人表示康王古墓中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這也讓這個山腳下的小村子多了一份煩惱。“小時候和爺爺在山上種地時,經常有外地口音的人要來租地,出的價很高,但是都被爺爺黑著臉攆走了?!睆垖幓貞浾f,后來他才知道這些人并不是為了種地而來,而是為了山上的寶貝。在他七八歲的時候,村民們還真發現了盜墓賊,派出所的民警來到村里,將犯罪嫌疑人帶走,這也讓他對于這身邊的寶貝很關心。

  在大學畢業后,他一直在濟南工作,閑暇時經??葱≌f。在看《盜墓筆記》的時候,他腦子里經常會出現康王古墓的影子。所以周末回家時,他特意到六曲山上轉了一圈。結果發現在康王古墓旁有圓形小洞,他用小木棍戳戳,發現有的洞穴洞深超過了1米。“小時候我就見過洛陽鏟的鏟洞,這些洞和那些盜墓賊打的洞一模一樣,所以我感覺很可能是盜墓賊又開始蠢蠢欲動了?!睆垖帗鷳n地說。

  規則鏟洞深難見底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六曲山山脈的陵臺山西陵臺,這就是傳說中康王古墓的所在地。從南坡的半山腰開始,記者就看到了直徑約3厘米的鏟洞,稱規則狀排列。在西靈臺的北側山坡,記者發現鏟洞呈“一”字型排列,每隔5米一個鏟洞,而且鏟洞的深度不一,有的鏟洞只有30厘米深,但有的鏟洞用長約1米的木棍仍然探不到底。在西靈臺的北坡,記者發現三個鏟洞呈三角形排列,相聚約10厘米左右,3個鏟洞都深不見底。記者用木棍掘土查看,發現土壤都很濕潤,為掘開不久的新坑。

  隨后,記者來到西凌臺對面的兩個“將軍墓”探訪,發現情況差不多,也都有鏟洞呈規則狀排列。在距離康王墓不遠處的一個大型封土墓葬被挖開,一半的山土被移走,在這個墓旁還有一個類似機井的盜坑,但是從土樣來看都為掘開時間久遠的老坑。從現場觀察看,六曲山脈并沒有大規模的挖掘行動,這些小探洞又是誰挖的?記者開始接近附近村民,了解情況。

  “暗哨”遍布周邊村落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這六曲山古墓周邊的村落名稱也都各具特色。有兩個村落叫“前李道”、“后李道”,相傳就是即墨故城到六曲山古墓群,路途遙遠,因康王的殯儀隊伍路經此地,曾停靈柩祭奠,后立村而得名“靈道村”,后來人們覺得“靈道”一詞不吉,故改名為李道村;還有一個村子叫“蓬萊前”,相傳康王出殯時,靈柩到達山腳下,后有于姓人家搬來居住,取名“棚靈前”村,后來也是因“棚靈”二字不吉,更名為蓬萊前村;有兩個村子叫“杜家集木”、“劉家集木”,這兩個村莊得名是王公貴族家的亡人們都葬于六曲山脈,后人們到山上來祭掃祖墳,都到這兒集合齊,后杜、劉二姓搬來,取“杜家祭墓”、“劉家祭墓”為村名,后人感覺“祭墓”不如用“集木”,才定集木為村名。

  也正是因為這幾千年的歷史淵源,這里的村民說起康王古墓都有一份自豪感,但對記者這樣的生人多了一份警惕。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距離康王古墓以南不到100米處的 “小山”,據傳埋葬的是劉寄手下的兩位將軍。

  前幾年我市破獲多起發生在這六曲山的盜墓案,很多都是這些村民發現并舉報的,隨著村民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盜墓案件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少。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古峴鎮政府副鎮長于茲平的證實。作為該鎮文物保護的主要負責人,他不但陪同省、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專家到六曲山實地勘查,而且還負責轄區內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他告訴記者,鎮政府為了健全文物保護網絡和有關保護組織,對六曲山古墓群的西陵臺、窟窿山、華山等萬畝山巒實行封閉管理,讓護林員兼職文物保護員,同時加寬上山道路,增加這些人巡邏的機動性?!艾F在我們150多人不間斷巡邏,所以他盤查你們的身份很正常?!庇阪傞L介紹說。既然看護這么嚴密,為什么還有人下洛陽鏟準備“盜墓”?

  六曲山正在保護性勘查

  “洛陽鏟盜墓?你們誤會了,那是省里專家過來勘查六曲山墓群,進行‘國家級大遺址’項目基礎資料收集工作?!逼蕉仁胁┪镳^副書記曲濤向記者介紹說。曲濤告訴記者,六曲山古墓群及即墨故城遺址的“國家級大遺址”項目已在2013年獲國家正式立項。省、市文物局與相關機構編制5年整體的保護規劃以及進一步的考古發掘計劃,已經獲得了國家文物局的批復。所以從2013年起,山東省考古隊的專家們就開始對六曲山古墓進行基礎性勘查,曲濤也全程參與了這一工作。

  “最近一次勘查是從去年年底到今年的1月份,他們按照專業要求用洛陽鏟勘查,工作非常辛苦。”曲濤介紹說。在六曲山碰到“可疑點”,考古隊員們就會停下來用洛陽鏟勘探,運氣好的時候一個小時內可以探測到五六個文物點,運氣差的時候兩個小時依然一無所獲,連續探測十幾個可疑文物點碰不到一個。挖了這么多洞,就是為了讓泥土“說話”,通過分析泥土來判斷遺跡和文物點。

  不給盜墓賊下黑手的空間

  從1998年春到2002年,六曲山漢墓就先后十余次被盜。隨著當地村民文物保護意識的加強和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先后20多名盜墓賊被抓。在各級文物保護部門進行搶救性勘查、挖掘的同時,如何保護這些古墓也成了相關部門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2002年12月,由文物主管部門、公安部門、黨委政府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成立了平度市即墨故城及六曲山文物管理所,這日常巡邏保護的工作也主要由該所和當地政府來負責。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當地村民護墓的同時,即墨故城及六曲山文物管理所也建立了網格化護墓團隊。

  所長張雷波告訴記者,該所在古墓周邊云山鎮、古峴鎮聘請了15名文物保護員,在日常巡邏中推行網格化管理,這些文物保護員按照值班表不間斷巡邏?!皬?011年到現在,未出現過一起盜挖古墓的案件?!睆埶L介紹說。按照六曲山古墓群及即墨故城遺址的“國家級大遺址”項目的整體規劃,今年5月份,來考古的專家們將再一次在六曲山上集合,開始新一輪的古墓勘查和保護工作,為那些在民間流傳已久的古墓之謎尋找答案。 本版撰稿 王壽林 攝影 楊博文 [編輯: 林永麗]

  

相關閱讀

康王古墳 盜挖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