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癌癥嚴重威脅市民健康,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致使很多人“談癌色變”。專家指出,對于許多腫瘤而言,加強防癌意識,早期發現是完全有可能的。
癌癥不是一種病,而是一類病。除了頭發、牙齒和指甲以外,幾乎人體所有的部位、器官和組織都可以發生癌變。以發病率居惡性腫瘤榜首的肺癌為例,死亡率位列第一,由于前期癥狀不明顯,超過一半以上的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記者采訪發現,談及腫瘤很多市民并不能和癌癥聯系到一起,感覺距離癌癥相隔甚遠。“早期篩查出來的患者中80%~90% 可通過手術切除治愈,無需進一步放療和化療。”萊西市人民醫院王醫生介紹,但我國僅有10% 的肺癌患者能在早期階段得到診斷和治療。這和市民防癌意識薄弱有很大的關系。
王醫生介紹,10年前肺癌的患者年齡多在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如今肺癌越來越年輕化。“環境、個人生活習慣和遺傳基因共同決定了癌癥風險。”引起肺癌的首位致癌因素就是吸煙,而吸煙人群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十幾倍,非吸煙者被動吸煙也會增加患肺癌風險。很多年輕人吸煙也是導致肺癌年輕化的原因。
王醫生表示,室內空氣污染包括裝修、家具污染及烹飪油煙污染也是致癌的高危因素。另外,長期心理壓力過大,缺乏鍛煉,一些肺部慢性疾病患者,患肺癌的風險也比一般人群更高。
記者采訪了解到,大部分癌癥都極易被忽視,前期癥狀不明顯,常規查體不易辨別。低劑量螺旋CT是發現早期肺癌“蛛絲馬跡”較為有效的一種檢查手段,其早期檢出率高達80%。
王醫生建議,市民應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對于早期發現治療效果顯著的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宮頸癌,應予以特別重視,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目前降低腫瘤發病率最有效的辦法是病因預防,經常對身體進行自檢,可有效提高腫瘤的早期診斷率。”王醫生建議,持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經常運動、保證正常體重,遠離煙酒、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心理狀態等都可以起到預防腫瘤防治癌癥的作用。記者 遲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