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學電腦熱情高。
□本報記者 金成遠 張慶舉
從4月1日開始,市圖書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生”,20多名老年人走進這里,開始學習“上網”。記者了解到,零基礎、全免費的中老年人計算機應用基礎培訓班報名消息發出后,立即受到老年人的“熱捧”,培訓班的前四期的名額基本報滿,最大的學員年齡達到了85歲。老年人為何對上網如此感興趣?“熱情高漲”的背后又折射出哪些問題?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老年人學電腦熱情高四期培訓班已報滿額
每周二、三、四,70歲的王大爺都會像學生一樣,準時來到市圖書館,跟著老師學習電腦知識。“電腦看著確實是好,但就是不會用啊。”王大爺告訴記者,兒子給他一臺電腦,天天在家放著就是不會用,不會拼音打字是最大的難題。在報紙上看到培訓班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并且幸運地成了第一批學員。為了學電腦,孫子還買了一本拼音書幫他“打基礎”。
培訓班的地點設在市圖書館7樓的公共電子閱覽室,每周二、三、四開課,由專人教授老年人一些電腦基礎知識。“他們年齡大了,太復雜的知識也很難掌握,所以我們就選取了最基礎的一些知識點,用小課的方式教學,幫助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如何操作電腦。”共享工程臨沂支中心副主任王東介紹,在第一期培訓班中,主要向這些老年人學員講解計算機硬件知識、拼音打字、網頁瀏覽以及QQ聊天等。
據了解,今年的培訓班計劃舉辦四期,每期8節課,每節課1個半小時,其中理論知識講解半小時,上機實踐操作1小時。“老年人的記憶力不太好,有時前面學了,后面就忘了,所以我們每節課只講一個知識點,然后利用1個小時的時間反復練習,這樣基本就能掌握了。”王東介紹說。
從一開始不敢碰電腦,到現在已基本可獨立上網,在課堂上,記者看到老年學員們學得十分認真,不少學員還拿出筆記本,邊學邊記錄。隨著第一期的開課,培訓班的報名也更加火爆。很多老年人更是呼朋喚友,一起來“趕時髦”。目前,培訓班四期的名額已基本報滿。
八旬老夫妻相約“觸網”不想有“落后時代”的感覺
今年85歲的馬文榮平時總愛到廣場逛逛,在那里他可以和老友們一起聊天、下棋。然而在報紙上看到培訓班開班的消息后,他也拿起電話報了名。“說實話,老年人的生活比較單調,在跟朋友聊天時,別人總會說一些從網上看到的消息,這個時候他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了一截’,像是被時代拋棄了一樣。”馬文榮的妻子王蕓說。
因為擔心老伴不會拼音,學不會上網,沒過兩天,已經80歲的王蕓也跟著報了名。“我原來當過小學老師,拼音多少會一點,但他從小都是直接學的認字,根本就不會拼音。”王蕓希望,在上了培訓班后,她和老伴也能從電腦上得到有用的信息。
相對于諸多零基礎的老人們來說,今年58歲的董女士則顯得相對專業一些。“我來這主要是想學會網上購物,學習如何上網查地圖方便出門。”董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就會一些簡單的電腦知識,不用從開關機開始學習,她的學習目的就是方便生活。“孩子們都在外地,我自己在家上網買買衣服、交交話費、看看新聞,網絡能給我省不少事。”董女士說,自從學了電腦,雖然年齡大了,但仍然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時下最新鮮的事情,沒有與時代脫節。“我還想學習怎樣在網上買車票,學會了也好去外地看看孩子們。”
全市老年人達181萬“夕陽更紅”還需努力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生活比較單調,下棋、打牌或者跳廣場舞。像我這樣不太喜歡鬧騰的人,就不知道該干些啥了。”明年就準備退休的陳燕告訴記者,現在不少老年人物質生活水平都有了保障,溫飽不愁了,自然就希望晚年生活過得更有意義一些,所以她期待今后社會上能有像培訓班這樣的更多適合老年人特點的精神文化活動。
記者從臨沂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最新的戶籍人口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已達181.9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總數的16.34%,為山東省老年人口第一大市。
“每年我們都會組織老年人文化藝術節、書畫比賽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相對來說,參與這些活動的老年人只是全市老年大軍的少數,這些活動還遠遠無法滿足全市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市老齡辦工作人員表示。
該工作人員表示,老年人群體存在多樣性,城鄉差距、文化差距、收入差距、區域差距都很大,有些地方還沒有供老年人學習、休閑、娛樂的場地和配套設施,并且缺少專門的組織平臺,很多老年人只能自娛自樂。“一方面要加大場地設施的投入,在農村和城市依托社區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另一方面應該挖掘當地人才,成立專業隊伍,將適合老年人的文體活動延伸到城鄉的每個角落,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