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長在灌木叢中的兩棵古柘樹。
柘樹對于大多數市民來說都很陌生,今年膠州市開展了古樹名木保護項目,將分三期對156株古樹名木和兩個古樹群進行復壯保護,而在名單中的古柘樹僅有四棵,其中有兩棵位于九龍街道的東營村,目前已有430年的樹齡,相傳是明朝萬歷年間,村莊的創始人在立村時栽植的,而兩棵古柘樹也見證了村莊的發展歷程。
村里有兩棵最老古柘樹 九龍街道東營村位于大沽河入海口西北側,而在村莊里有兩棵古柘樹,列入了膠州市今年的古樹名木保護名單,目前已有430年的樹齡,也是膠州市樹齡最大的兩棵古柘樹。
對于兩棵古樹的歷史,村子里面不少人都難以說清,而從一些年長者口中,還能得知兩棵古樹是村子的創始人栽植的。“我們村大部分人都姓鄭,聽老一輩的人說,我們村是明朝萬歷年間,一個鄭姓的人從現在的日照等地來此創立的,之前叫鄭家營子,后來才改名為東營村,而那兩棵柘樹也是當時為了紀念立村所栽植的,至今已活了400多年了,很不容易。”村里的一位老人說。
村莊與古樹共同成長 “柘樹不易成活,而兩棵古柘樹已經有數百年的樹齡,或許村莊的創始人在這個地方選址立村時,就想讓村莊像兩棵小柘樹一樣,靠著堅強的毅力扎根成長下去。”村民鄭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村里的漁業生產和養殖業的不斷發展,原來的荒灘、海岸也被利用起來,逐步開發建設了養魚、蝦、蟹、貝類等養殖區,成為了有名的魚米之鄉、漁業龍頭村,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兩棵古柘樹也是見證了村莊的發展變化。
“這兩棵樹每年還能發芽長葉,并且能結出一個個紅色的果子,吃上去挺甜的,每年到了結果的時候,還會有許多人前去摘那些果子吃。”鄭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兩棵古柘樹的長勢比現在要好得多,現在兩棵樹缺乏養護管理,又因為處在村莊的西北角的一處荒地中,很多村民對這兩棵古樹的印象也是越來越淺薄,希望這兩棵古樹能夠引起重視,使這兩棵古樹能夠更好地成長下去。
古柘樹膠州僅剩四棵 據了解,柘樹在我國有著“南檀北柘”之稱的名貴樹種,是由灌木經過長期生長而形成喬木,也是生長極為緩慢的樹種之一,柘樹渾身是寶,它的邊材是淺黃褐色,心材為淺紅褐色,木材紋理非常細膩清晰,獨具天然之美,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其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藝品和高檔家具的上乘材料,由于生長十分緩慢,極難成材,所以十分珍貴。
“柘樹生長緩慢,因此古柘樹更是少見,膠州市的古柘樹僅有四棵,除東營村的兩棵外,還有兩棵位于膠西鎮辛家莊和膠萊鎮西王益莊。”膠州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介紹,經過調查,東營村的兩棵古柘樹都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樹木,分別為樹高7。0米、8。5米,目前生長態勢一般,這兩棵古柘樹都列入了今年的古樹名木保護名單,林業部門將會采取措施對兩棵古樹進行保護,確保兩棵古樹能夠繼續煥發生機。文/圖 本報記者劉振 通訊員 謝楠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