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四上午,掖縣路社區居委會四樓都會傳出陣陣悠揚的歌聲。彈琴領唱的是“85后”美女聲樂老師張航琪,學員們則大都是中老年人。除了上課練歌,平日里他們做的最多的就是
公益,這離不開老師張航琪的影響。從2012年到現在,張航琪每個月都會帶著學員去養老院唱歌送溫暖。去年他們還跟社區里的獨居老人結成了對子定期幫扶。“小小年紀就熱心公益,真不簡單。”提起張航琪,掖縣路社區居委會主任褚麗娟贊嘆道。3月5日,記者見到了這位年輕熱心的
美女老師。
說到自己的公益之路,張航琪說這全靠父母的影響。“小時候父母開飯店,他們經常會照顧來用餐的殘疾人,有時候還會讓流浪的小孩進店跟我一起用餐。那時他們就說要懂得照顧別人。”張航琪說。2011年12月她加入了微塵之光公益團,工作之余就跟著公益團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給老人唱歌聽。回來之后她就把這些經歷分享給老年大學的學員們,大家紛紛要求參與。于是,他們一起組建了愛幫合聲協會。
“從2012年到現在,我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城陽偏遠養老院給老人唱歌。”張航琪說,“河套養老院、小北曲養老院、惜福鎮養老院……城陽的養老院幾乎被我們走遍了。看到老人們微笑別提有多開心了。”而這并不是張航琪的最終目標,她想讓歌聲傳得更遠,溫暖更多的人。2014年,張航琪帶著愛幫合聲協會的成員們首次走出青島,來到北京翠湖養老院,與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鐘麗燕一同為老人唱歌。“看到我們長途跋涉為老人們表演,院長都感動哭了。”回想起那次演出,張航琪意猶未盡。
一直以來,張航琪在公益的道路上邊走邊摸索。舍近求遠的公益之路讓她開始反思彌補的方法。于是2014年10月份,他們開始走進社區,與掖縣路社區獨居老人張壽義結成對子,定期幫扶。“因為兒子常年在煙臺工作,張大爺就一個人在家里。跟他結成對子后,我們每個月最少去他家一次,給他包餃子,幫他收拾衛生,陪他聊天解悶。元宵節,我們還去給他包餃子、煮元宵了。”除了照顧老人,張航琪還資助了兩個自閉癥小朋友,其中一個已經能正常說話。
今年2月份,愛幫合聲協會在樂文匯小劇場舉辦了首場公益專場演出,演出的門票收入都用來給養老院的老人們買東西了。談到以后的公益之路,張航琪說:“除了把結對的老人照顧好,我們每個月至少去一次養老院,給老人送溫暖。”做好事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恒,而張航琪做到了。記者 鄧慧秀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