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紅梅
書教得再好,只要沒有論文,大學老師也難評副教授、教授;手術做得好的醫生不一定職稱高,職稱高的醫生手術未必做得好,醫生們自己都說,看病最好找副主任醫師……這些怪現象的背后,是職稱評定規則的不合理。2014年底,湖北首次在省內高校推行職稱分類評審,對教師的評價不再“唯論文論”,潛心教學、科研推廣做得好的同樣可以評上教授。(2月9日《中國青年報》) 作為一項事關人才管理、評價和資源分配的人事制度,職稱制度在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的繁榮和發展方面曾起過積極作用。但近年來,評審黑幕、論文抄襲、學術泡沫等問題的出現,表明現行職稱評審制度已經不適應新形勢,尤其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長和發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大學不同于純粹的科研機構,其首要任務是育人。而在“唯論文論”的職稱評審指揮棒下,一些高校教師“重科研輕教學”,大學生學不到鮮活有用的知識。要糾正這種不良傾向,亟須改革不合理的職稱評審制度。湖北省教育部門首推高校職稱分類評審制度,構建多元化復合型評價體系,對以教學為主的教師,重點考查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成績,有助于引導一線教師強化教學、重視人才培養,邁出了職稱評審改革的重要一步。
醫院本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但在“唯論文”“唯科研”的職稱評定模式下,有些臨床醫生每天診治大量病人卻因為沒有論文無法獲得晉升,而有些副教授、教授級別的醫生卻不會看病。這種“論文壓倒手術刀”的怪現象,不僅導致醫生身心俱疲、醫學論文造假成風,最終也必將損害患者利益。醫生是個實踐性很強的職業,能發表論文的醫生不一定是好醫生。要讓醫生回歸臨床,不再被科研、論文等職稱評定“硬件”所累,亟待改革現行的醫療職稱評定模式,將臨床工作能力、患者滿意度等作為綜合評價標準。
但是,由于職稱與個人收入、晉升等直接掛鉤,職稱評審制度事關眾多人的切身利益,改革難度確實很大,不能簡單地搞“一刀切”。要重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職稱評價體系,讓真正有能力、有才學的年輕人脫穎而出,必須做好頂層設計,鼓勵不同行業領域根據自身情況探索可行的改革路徑,先試點再推廣。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