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新網癮群體蔓延至中年人 國人每天上網3.7小時

2015-02-05 09:29   來源: 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報告,數據很是驚人:國人平均每天上網達3.7小時,已是連續5年增加。另一則更令人震驚的新聞是,為了戒除網癮,江蘇南通一名高三生竟把自己的左手剁了!“網癮”,這一似已遠去的老詞兒,再次回到視野中。在全民皆上網、隨時隨處能上網的當下,網癮還是個問題嗎?

  其實,網癮從未離開。更令人憂慮的是,網癮正從青少年高發蔓延到成年人身上。

  



  每日上網超10小時者成心理咨詢主力

  “幾乎每周都得接診兩三例重度網癮患者,這些人每天上網時間都在十小時以上。”4日,濟南心理衛生協會副會長張洪濤感慨,網癮仍是心理咨詢的重頭,“除了重度網癮,每周還會有十來個網絡依賴患者。”

  過去提起網癮,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中學生。然而,隨著網絡觸角的延伸,網癮群體的年齡跨度也拓寬了。

  



  “前兩天剛接診了一個濟南的男孩,才6歲,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上網。家長不讓上網,就哭鬧不止。”山大二院心理咨詢科醫生郭公社說,“一開始,孩子父母忙于生意,把孩子丟在電腦前,隨便玩,最終導致孩子除了上網,哪兒也不想去。”

  除了學齡前兒童,40歲左右的中年人也成為新網癮群體。“有些中年人接觸網絡時間短,新鮮感、刺激感還在。再加上他們基本上沒有他律,導致上網時間無限拉長,影響正常生活。”郭公社說。

  網民的年齡層次組成在數據上也有所體現。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4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網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要群體,比例合計達到78 . 1%。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31.5%。與2013年底相比,40歲及以上年齡段的網民比例有所增加。

  



  



  八成網友上網就為玩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上述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 . 57億,網民人均周上網時長達26.1小時,較2013年底增加了1.1個小時。有網友直呼:“終于在上網時長上沒有拖后腿!”

  每天泡在網上至少3.7小時,都在干什么?對此,記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上網娛樂(聽音樂、看電影等)的人數占81.2%,其次是打游戲、聊天,學習排在最后,僅占2.3%。

  “下課回到宿舍,除非有重要的事要做,一般的娛樂方式就是上網。看電影、刷微博、追美劇、淘寶等,經常是還沒覺得干什么,五六個小時就過去了。”省城大學生小劉對上網感受深切,宿舍里三個舍友都是“網蟲”。

  “現在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回宿舍以后要么守著電腦,要么擺弄手機,各忙各的,互相之間都不怎么說話。”小劉坦言,“周圍的朋友都在網上很活躍,我只有時常上網才能了解她們的動態,和她們互動。如果斷網幾天,估計就和世界脫節了。”

  自從覆蓋無線網絡之后,只需輸入上網賬號和密碼,就可以連接到校園網。不僅可以在宿舍上網,在教室上網也成了常態。“我曾經觀察過,老師在上面講,四分之三的學生都在下面上網。”小劉苦笑道。

  張洪濤介紹,接入環境的轉移,讓網癮患者的場景也發生了遷移,泡網吧的少了,手機網絡成癮的數量在增加。

  



  網絡成癮,家庭環境仍是主因

  對于因戒網癮剁手的南通高三男生,郭公社認為,這只是極端案例。“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及個人對網癮的過度關注。

  當網癮帶給孩子的恐懼、危害無限放大時,造成的后果就比較極端。”郭公社說。

  造成網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張洪濤分析,家庭環境仍是主要原因。“上周接診了一個15歲的青島少年,因為網絡成癮而離家出走、逃學、偷家里錢上網。父母認為孩子沾染了社會不良風氣,對其打罵。殊不知正是因為家庭的疏離,才讓孩子沒有了情感寄托。”

  由此引發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郭公社說,守著電腦玩,不讓玩就受不了,無法分清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這嚴重影響了人的正常社會功能。

  此外,網絡成癮必然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長期不運動、手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會引發身體的運動障礙;與同伴、家庭的隔絕,還使很多網絡成癮者偏離正常的成長軌道。更有甚者,沉溺于網絡把自己幻化成網絡人物,現實與網絡在心理上產生模糊界限,從而引發極端事件。(齊魯晚報 周國芳 實習生 郭佳琦)

   [編輯: 李敏娜]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