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月15日消息 出具分析數據10萬多個,審核匯總數據近2000萬,出具各類報告近5000份,配合開展各類專項行動近50次,對84點次社區老年活動室、幼兒園等進行公益性內空氣監測任務……為完善發布體系,方便市民及時掌握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狀況,指導市民健康出行,2014年青島市
環境監測中心站全面監測青島
空氣質量、水質量和海洋等幾大方面,按月對媒體公布空氣質量排名,滿足社會各界對發布數據的要求。
全年發送空氣質量預報等1200余次 工作人員正在就收集到的空氣質量數據進行分析
監測中心站以大氣污染監測研究為重點,提高城市環境空氣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完成細顆粒物來源解析驗證、道路空氣質量監測等8項大氣重點課題研究,聯合高校力量,合理調配有限資源,摸清規律,為環境管理服務。對《青島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進行修訂,調整預警和應急響應級別,積極做好預報預警值班工作。深化與氣象部門的信息交流力度,不斷完善部門間信息傳遞、響應和反饋機制,加強重污染天氣的預測預判能力。全年共計發送日報、預報及預警短信1200余次,編寫《空氣子站異常數據快報》11期。綜合利用移動監測車開展監測比對,全面提高監測數據質量。同時配合開展各類專項監測,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設立世園會空氣子站,實時監控世園會監測數據,及時掌握環境空氣質量。積極推進輻射自動站監控平臺聯網開發工作,做好南窯輻射自動站建設工作。加強對自動監控設備運營單位的監督管理,確保設備運行率、數據準確率達到90%以上。
制定全市8個地表水自動監測站 市環保局開展膠州灣水質遙感監測,在膠州灣內布設了19個點位,對葉綠素a濃度、海水光譜、透明度、水深等指標進行現場監測
在水質量監測方面,加強重點流域監管,制定全市8個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和1個海洋浮標站標書,通過統一招標確定運營單位,進一步做好水站和浮標站運行管理工作。完成重點流域水質自動站選址及運營工作。積極做好世園會環境質量保障監測工作,配合開展河長制考核和大沽河流域生態補償,為全市重點河流保護與治理提供技術支持。
首次開展大沽河入海口生物多樣性監測 海洋監測方面,配合環保部開展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點位相關規定編制;組織開展近岸海域比對抽測,不斷提高海洋監測能力;首次開展海洋浮游動物、海洋底棲生物監測和大沽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生物多樣性監測,完善青島近岸海域監測體系。
200家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備聯網 加強監測污染源監測信息,對污染源特征污染物進行高頻次監督監測,不斷完善污染源數據庫;配合開展自動監控設備現場檢查,每季度做好6臺30萬KW以上機組數據有效性審核工作,為污染減排奠定基礎。對董家口經濟區、藍色硅谷規劃區和新河化工區進行監測和分析,及時掌握風險源動態。對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備推行建設-運營的管理模式,推進200家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備聯網;編制出臺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為全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做好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與基礎數據庫系統管理,全年數據傳輸率達92%,位列全省首位,遠超國家75%的指標;積極做好重點污染源自行監測信息和數據公開,確保監測數據公開率達到80%以上。
完成2處地下水水源地93項指標監測評估 全市安裝污染防治在線監控企業達216家,圖為環境監測人員核對企業在線監控數據
環境安全保障,健全安全防控體系,首次對新天地公司開展涉及70余個項目的監測,為全面掌握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單位對環境的影響提供信息。開展全市化工企業聚集區地下水污染狀況專項調查監測,完成2處地下水水源地93項指標監測評估,完成全市環境風險較高區域典型加油站的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及專項監測,對可能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加油站地下水59項常規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進行監測,掌握了環境風險較高區域典型加油站地下水環境質量的基本情況。完成全市2處化工企業聚集區、15家重點化工企業的實地調查,摸清全市化工企業聚集區地下水環境風險敏感區的分布情況。完成青島石化區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定性分析,科學、合理的確定了11處地下水監測點位,制定專項監測方案,對該區域的地下水39項常規污染物、8項天然背景離子值及石化特征有機物開展監測及環境質量評估,切實保障我市地下水環境安全。
開展大沽河流域生態環境遙感調查 2014年供熱期間,環保局開展冬季控制大氣污染聯合執法檢查行動。重點檢查供暖企業廢氣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廢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和燃用煤質達標情況等
開展大沽河流域生態環境遙感調查工作,宏觀分析自然與人為干擾對大沽河口濕地景觀格局影響,了解濕地生態安全狀況和生態演變趨勢,為進一步開展大沽河口濕地保護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利用遙感影像數據,提取青島市城區的裸土地信息,分析其對環境質量的負面影響。開展大氣遙感探索性研究工作,嘗試用四種方法進行顆粒物濃度反演研究。與高校合作,開展嶗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及其十年變化的調查與評估工作,為進一步摸清嶗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格局及人類活動對保護區的影響,綜合評估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現狀打下基礎。
此外,完成生物監測,組織開展農村和飲用水源地周邊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工作,進行7個項目的土壤新項目開發,運用遙感技術完成自然生態狀況監測,掌握農村土地覆被狀況。
通訊員 孫俊杰 文
徐圓 [編輯: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