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月2日訊(記者 郝園園 通訊員 王慶厚 于超 張昭) 北海艦隊某防險救生支隊機動救撈中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救撈中隊”榮譽稱號。1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該中隊,見到了國家一級
潛水員、潛水班長
李延勝。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他創下了一次下水工作時間199分鐘的最長紀錄,至今沒有人打破。當天,這位入伍近30年的老兵,向記者講述他在水下的那些事兒。
潛水工作在普通人看來是非常酷的,可很少有人會當成一份專職去對待。采訪中,李延勝告訴記者,他對潛水工作的迷戀,緣于對水的熱愛 。“我從小就喜歡游泳,從當潛水兵的那天起,就對潛水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李延勝笑著說。
單兵作業是潛水員水下作業的主要方式,要求潛水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過硬的身體心理素質和處置水下各種復雜情況的應變能力。記者了解到,1990年8月,李延勝考入海軍潛艇學院潛水技術管理班,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系統掌握了潛水及水下電焊、電割、援救打撈、攝影錄像等技術。除此之外,他還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參加了水下機器人、水下斷纜器、某新型潛水裝具等多項新科技項目的試驗以及新大綱的編寫供稿工作。
1994年4月,中隊接到上級命令,要求中隊派打撈小分隊緊急趕往武漢參加“中山艦”的打撈。李延勝主動請纓,隨打撈小分隊一同奔赴作業現場。
“中山艦”在國際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探摸是否成功涉及到國際影響,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如果打撈成功,也能給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山艦”已經沉陷在長江江底半個多世紀,具體位置已經不是太清楚,江底情況復雜,水流速度遠遠超過了安全潛水的規定,能見度為零,而且周圍沉船可能不止“中山艦”一艘,在這種情況下探摸“中山艦”的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困難,他積極要求下第一水。當時水流很急,穿上70多公斤的重潛服,用上兩副壓鉛才勉強沉到江底。江底泥沙很深,一腳踩下去想拔出腳來都很困難,在這種環境下作業消耗的體力是平時的好幾倍。“我克服種種困難,每次堅持下水探摸時間都在兩個小時以上。”據他介紹,經過與同志們連續十幾天連續奮戰,探摸面積達到幾萬平方米。“當時每個人身上都傷痕累累,疲勞程度達到人體的極限,但同志們都咬牙堅持。”當在沉船舷側摸到了“中山”兩個大字時,李延勝高興得熱淚直流。
李延勝深知,潛水工作是一項獨立性強、危險性大的工作,要勝任這項工作,單憑一時的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過硬的軍事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要注重平時經驗的積累。記者了解到,在日常訓練和外出執行任務中,他經常到訓練一線,把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戰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