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晚報
濟南12月24日訊(記者 廖雯穎) 環保“金箍”正在收緊濟南每一個對著藍天排放的煙囪。2015年1月1日起,山東省鍋爐和火電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將進入第二階段,意味著全國最嚴苛的地方標準開始生效。步步加嚴的污染排放限值倒逼下,煤電行業和供暖鍋爐如何應對?
“燒煤堪比燒氣清潔” 工業北路,熙熙攘攘的街市中,十幾層樓高的煙囪緩緩吐著白色的水蒸氣。廠區內氣味清潔,不見污跡,步行其中,很難直觀感受到這是一個燃煤電廠。
“我們已經做到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作為全國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的13個示范項目之一,今年9月,伴隨9號機組實現煙氣超低排放,這座建廠接近60年的城市電廠走出了一條治污新路徑。
華能黃臺電廠廠長馮春說,電廠投入9805萬元,對9號機組脫硫、脫硝和除塵設備進行提效改造,并增加脫硫二級吸收塔和濕式電除塵器等設備。
“我們燒一噸煤相當于居民燒一塊蜂窩煤。”廠長助理曹良俊說,在煙氣入口測得未經處理的煙塵數值是2000-3000毫克/立方米,出口處則降到2毫克/立方米。目前黃臺電廠一平均燒煤320萬噸,除發電外,擔負濟南市區約30%的集中供暖。
“今明兩年還將投入4億元改造。”曹良俊說,全廠改造后,可替代市區大批污染嚴重的小型燃煤供熱鍋爐。
改造成本擠壓盈利空間 與黃臺電廠一樣,東新熱電廠去年投資1.2億元,今年投入3000萬元,明年計劃再投1000萬元進行排污改造。不過,尷尬也存在。
以黃臺電廠為例,每度電增加環保成本2 . 5分錢,按照國家目前的補貼政策,脫硫電價加價標準為每度1 . 5分錢,脫硝電價為每度1分錢,除塵電價為每度0.2分錢。即便如此,黃臺電廠廠長馮春仍表示,超低排放改造投資過高,“幾乎擠占了發電企業目前薄弱的盈利空間。”
相比之下,熱電廠沒有相應的熱價補貼政策,來彌補企業高昂的環保技改成本。
小鍋爐“大限”前殘喘 今年采暖季第一天,山東警察學院供熱站就因為二氧化硫超標0 . 5倍被濟南市環保局逮了個正著。石灰攪拌池邊散落著白色的石灰,空氣里帶著異味和灰塵,設備之簡陋一望即知。“你們用雙堿法脫硫,靠人工添加火堿和石灰配比,氮氧化物問題還不大,煙塵明年就很難達標,更不要說達到2017年第三階段的標準了。”濟南市環保局副局長秦立華說。
該處供熱站的負責人回應說,他們承擔著8個單位的聯片供暖,只靠取暖費負擔不起改造費用。而如果加入集中供暖,有些單位的供暖就無法保障。
保民生還是保大氣,對于基層環保執法人員來說,成為一個兩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