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仨騎友在路邊拉橫幅籌錢。
頭戴自行車騎行頭盔,身背旅行包,載有露營帳篷的專業自行車,眼前價值“數千元”的騎行設備,人們很難將其與
乞討聯系在一起。12月24日上午,在南京路和江西路交會處,3名騎友拉起一塊橫幅,向過往路人乞討。對此,有行人慷慨解囊,但也有不少市民“無動于衷”,并對如此籌錢提出質疑。
沒錢吃飯騎友路邊乞討 12月24日上午11時許,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落難騎友為籌飯錢路邊乞討”的照片,稱在南京路與江西路路口,有3名騎友因無錢吃飯,正舉著一塊橫幅乞討,橫幅上寫著“騎行途中有難,請贊助點錢吃飯及路上備用干糧”。
記者隨即趕到現場,見到了正在乞討的3名騎友。只見他們頭戴自行車頭盔,身著騎行運動服裝,用面罩遮臉,兩人負責舉著寫有求助語的橫幅 ,另一人負責向路人收錢,3人的年齡大約在25至35歲之間。在他們的身后,有三輛裝備齊全的專業自行車,自行車上裝備著手電、導航手機和帳篷等。
記者與其中一名自稱“小王”的騎友聊了起來。據小王介紹,他今年27歲,與另外兩騎友是老鄉,老家都是貴陽的,因愛好騎行,兩個月前,他們3人相約從云南昆明出發,一路沿貴州、湖南、湖北 、河南到山東,騎行距離將近3000公里。最近兩天剛到青島,因天氣太冷,他們想返回貴陽 ,但是因身上錢物所剩無幾,無奈只得向路人求助。
此舉遭疑只籌到25元 在交談過程中,只有“小王”有一句沒一句地回應記者幾句,另外兩名騎友幾乎沒說一句話。
記者注意到,3名騎友選擇的籌錢地點,并不是商場門口,而是路口,他們的籌錢對象并不是過往路人,而是駕車的司機。盡管記者幾次提醒這邊人太少,可以帶他們到大商場門口,但他們并沒有回應。小王說,他們出發時,身上帶了1萬元錢,但是因第一次長途騎行缺乏經驗,沒有將支出控制好,以至于返程時陷入困境。為什么不賣點裝備換錢?小王說要想騎行回家,這些裝備都能派上用場。
記者打算進一步求證其身份和遭遇的真實性時卻未得到配合。對于市民質疑的騙錢問題,3位騎友沒有辯解,但是很快就以到了吃飯時間為由 ,騎車離開了。到當天中午12時,3人只收獲了25元。“現在騙子太多了,誰還給他們捐錢?就這種事,我都碰上不下5次了!”市民鞏先生表示。
要求助沒必要街頭乞討 碰到這種情況,到底幫還是不幫?對此,記者采訪了島城騎行發燒友茍煥強先生。
“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我勸大家還是小心點好。據我了解,如果真的是騎行愛好者,出現沒錢吃飯情況的幾率微乎其微,現在有很多人通過這種方式騙錢,我們圈子里的人對此很排斥。”據茍先生介紹,作為一個騎行愛好者,要具備基本的常識,現在銀行轉賬這么方便,如果真沒錢吃飯,完全可以讓家人或朋友打錢,實在沒必要沿街乞討。若真碰到棘手的事,完全可以向當地的騎行俱樂部、公安機關或救助機構等求助。
“以前也出現過裝成騎行者騙人的現象,成本其實不高。現在二三百元就能買輛‘唬人’的二手單車,再買一些二手裝備,總共也就花個五六百元,如果真出去騙人的話 ,說不定一天成本就回來了。”茍先生說,一般騎行的人背包會很大,塞得滿滿的,隨身攜帶補胎膠水和打氣筒等工具,多數情況下自行車上會有記錄里程的碼表,從上面的公里數也能判斷真假,衣服和裝備也不會很干凈。茍先生提醒市民,若真碰到境遇凄慘、惹人同情的騎友,市民可以幫助他們向救助機構或公安部門求助。
文/圖 記者 王洪智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