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我不想上學了!”4年前,當昔日乖巧活潑、成績優異的女兒對她說出這句話,并變得沉默寡言時,張靜的眼淚在眼睛里打轉。張靜勸說女兒的話,在女兒那里就像有一面回音壁,怎么說出去,再怎么“撞”回來,起不到絲毫的作用,甚至只會讓女兒更
叛逆。命令、爭執、懇求、看
心理醫生……當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之后,張靜做出一個決定:苦學心理學。當她終于用心理學里著名的沙盤游戲找回過去那個可人的女兒時,她也已經成為了心理咨詢師。張靜和心理學的故事并沒有因此而畫上句號,看到還有很多孩子還在“迷途”中,看到很多媽媽還在親子關系的僵局中掙扎,她決定成為志愿者,伸出援手幫幫他們。兩年來,200多個迷途的孩子因為張靜的幫助重新回到人生原有的軌道。
現場
“面對面說優缺點,是溝通的好辦法” 上周四,張靜來到人民路二小六年級一班,她要給孩子們上一堂增加交流的課。上課的模式很特別,座位相鄰的孩子要面對面跟眼前的同學說一個自己的好習慣。孩子們覺得新鮮,樂呵呵地調整座位,轉身配合,可真的和同學臉對臉,課堂里卻突然安靜下來。 “我的優點?”坐在第三排的一名女生面對眼前的男孩,不停撓頭,不知從何說起,對面的男孩也一直左顧右盼,似乎對于女孩要說的話題不感興趣。“我體育好?!迸胩觳艔淖炖飻D出幾個字,“我幫父母干活?!蹦泻⒁哺卮??!敖酉聛碚f說對方的缺點?!睆堨o說。這對同學再次陷入沉默,過了一會女孩說:“你,總是跟老師頂嘴?!薄澳悄氵€不好好學習呢!”整個班上像這樣猶豫的“一對兒”并不少,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的舉動都被張靜記在紙上。在他們互動交流之時,張靜除了想讓孩子們保持優點,改掉缺點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們能增強交流。
緣起
“那時剛小升初,女兒突然不想上學了” 從事心理咨詢以前,張靜是個生意場上的女強人。 2010年,成績優異的女兒進入初中后,突然出現了變化:不愛說話,甚至不想上學了。以前出現問題喜歡告訴媽媽,現在則憋在心里。張靜用強硬的語氣告訴她,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可女兒并沒有聽進去多少。當張靜四處碰壁時,一個心理學的活動小組成員告訴她,她女兒是典型的青春叛逆期。為了找回過去的女兒,張靜開始苦心鉆研心理學。按照成員們的指導,回家后用另外一種方式與女兒相處——朋友式的傾聽,“女兒說什么,我即使有想表達的欲望,也忍著,堅持聽她說。”過了一段時間后,女兒的心理狀態果然平穩了許多。
第二次波折出現在中考前夕,女兒總說緊張。張靜曾帶她去求醫,但沒有什么效果。當時經過兩年的學習,張靜已經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證,她決定用自己的辦法幫助女兒——沙盤游戲。張靜把女兒帶到沙盤前,讓她選擇擺放的玩具,女兒先擺了一些曲折的小路,在小路后方放了許多樹,樹后是幾棟房子?!扒鄣男÷繁硎灸悻F在心里很亂,大樹說明有東西擋住了視線,讓你不知所措,不過大樹后面的幾棟房子,表明你對未來有所規劃,只要走過迷茫期,會朝著預定的目標走?!睆堨o按照沙盤顯示出的內容運用心理學的技術引導女兒,在隨后的中考中,女兒正常發揮,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秘訣
“有時很多問題,并非是孩子的問題” 把女兒一步步帶出心理“迷霧”后,張靜發現,身邊很多人的親子關系并沒有她和女兒這么幸運。朋友聚會時,說到孩子,很多家長大吐苦水,“孩子哪里做錯了,為何成績還沒有上去,考試名次怎么突然下滑了……”張靜說,每個家長都透露出滿滿的焦慮。 “有時很多問題,并非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在家長的情緒影響之下,孩子才會出現異樣。”張靜把自己的觀點與朋友分享,也把朋友們的問題帶到心理學活動小組里,大家見張靜接觸并幫助了這么多人,便邀請她加入公益心理咨詢平臺,張靜由此成為“溫心計劃”的一名志愿者。
事例
“放下防備,孩子說叛逆因為父母吵架” 張靜接到的第一個個案是一名母親反映兒子經常逃課,張靜清晰地記得,母親幾近哽咽的聲音和無望的情緒。“我不管怎么說他,他都不聽,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蹦赣H滔滔不絕地哭訴兒子的各種不是。“她一邊說著,我一邊觀察,這位媽媽有嚴重的焦慮情緒,她把這種情緒釋放給了孩子,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家長越說什么他越不干什么?!睆堨o通過心理學的技術慢慢化解了母親的焦慮情緒,同時讓她帶著兒子一起過來。
第一次見到這個“叛逆”的男孩時,她覺得與母親口中的形象判若兩人,“很聽話,看起來也很文靜?!睆堨o決定和孩子單獨談談,起初男孩不愿說話,聊了幾句之后張靜發現男孩喜歡體育,“我以前是打排球的,你會打排球嗎?”“不會,不過我會打籃球?!薄拔疫€會踢足球,你怎么樣?”“我也會??!”男孩漸漸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平時父母關系不好,兩人吵架時自己不知道該幫誰。受家庭關系影響,自己漸漸開始焦躁不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成績開始下滑,自己也越來越討厭上學。張靜與他的父母溝通,讓母親多看一些心理書籍緩解情緒,平時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讓父親多與孩子相處,增加父親在孩子生活中的戲份?!皫讉€星期之后再回訪,一家人關系好了,孩子成績也上去了?!?br>
成功
“有個媽媽說,孩子愿意跟她說‘謝謝’了” 找張靜哭訴的家長并非少數,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媽媽。前幾天一個媽媽找張靜咨詢,她頭發白了一半,皮膚褶皺也十分明顯,“看上去以為她50多歲了,一問才知道不到40歲,都是擔心孩子所致?!边@個媽媽已經離婚,女兒跟著她生活,可孩子不愿意上學,也不愿意跟她交流,每天只喜歡上網?!坝袝r我氣不過,說她幾句,她完全不聽,都是逆著我的意思。我擔心再這么下去,閨女就學壞了。”在交談中,張靜發現,這位媽媽除了同樣伴有強烈的焦慮情緒之外,對女兒的控制欲也比較強,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拔易屗儇焸洌鄡A聽,先嘗試打破僵持的狀態。”同時張靜又聯系了孩子所在的學校老師,希望老師能平時多關心她,不要讓她有離異家庭的自卑感。媽媽按照張靜教她的方法與女兒相處,兩人的矛盾緩和不少。一天女兒回家,突然跟媽媽商量:“我能上會兒網嗎?”這讓媽媽十分詫異,媽媽同意后,女兒說了句,“謝謝!”
堅持
“下班也接受咨詢,因為電話那端是個焦急的媽媽” 從2012年涉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詢以來,至今張靜幫助的家庭已經有200多個。“其實作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在非咨詢時間,不應該接聽咨詢人的電話。但電話一直響,我總覺得電話那頭是個心急如焚的媽媽,我也是個媽媽,所以幾乎每次都接起來,遇到我能解決的問題我會幫助他們,如果情況比較復雜,我就幫他們轉到更合適的志愿者那里。”
現在女兒讀高中,寄宿在學校,不過每天張靜都會和女兒通電話。電話里女兒會告訴她學校里的事情,而張靜也會和女兒分享今天又幫助了什么樣的家庭?!八傉f我臭美,可我覺得,那是種滿足感和幸福感?!?br>
記者 王婷 實習生 劉梅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