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2月18日消息 “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這是之前
農村垃圾處理的真實寫照。如今,通過“3+X”的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機制,農村垃圾得以有效集中處理。18日,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今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共投入17億元,重點處理了農村陳年垃圾和污水,農村垃圾將通過由鎮運至市級處理廠進行集中統一的
無害化處理,預計明年底將全覆蓋。
18日上午,市農委在青島國際新聞中心就“青島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通報,記者獲悉,作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突破口,市農委今年共投入17億元,清理垃圾546萬方,清理農村“三大堆”(草堆、土堆、糞堆)320萬處,基本完成了對農村陳年垃圾和污水的清理整治。并在此基礎上對農村2200萬平方米土地進行綠化,建設了1396處文體廣場。
據悉,為實現村莊垃圾“有人管、有去處”,嶗山、黃島、城陽、即墨、膠州目前已實現垃圾處理城鄉一體化全覆蓋,平度、萊西村莊覆蓋率達到90%。全市農村今年共新改擴建131座垃圾中轉站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輻射服務范圍達4650個村莊。5391個村莊建立了1.6萬人的專職保潔隊伍,占村莊總數的90%,人員月平均工資超過900元,初步建立了區市統籌、鎮街監管、村級收集、市場化服務的“3+X”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機制。
“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垃圾處理沒有統一的組織,條件好的農村把垃圾組織在一起,找一個坑、灣就埋了,把原來的分散污染變成了集中污染;填埋的過程當中沒有做好處理,久而久之,埋的垃圾形成了垃圾的二次污染。我們現在垃圾無害化處理就是要通過戶集、村收、鎮站統一運輸,專門設置市級垃圾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置。”市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通過城鄉環衛一體化機制,農村今后的垃圾處理將更多采用統一無害化處理。 處理的方式包括集中處理、填埋;在一些鄉鎮建立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廠,如將有一些有害的電池、塑料袋、建筑垃圾等不可利用垃圾集中分成一類作為處理,然后分揀出可利用、可作為資源進行無害化處理。
“今后國內發展的趨勢就是垃圾焚燒,大家知道垃圾焚燒過程當中,過去有一種致命的物質就是二惡英,過去的焚燒過程當中得不到有效的處理,現在的焚燒技術就可以通過高溫解決二惡英在空氣當中揮發的問題,這將在以后成為一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目前在黃島有一家垃圾焚燒企業,平度有一家也已招標。”在談到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時,這位負責人強調道。
記者獲悉,下一步,市農委將長期對農村環境進行綜合整治,并力爭到2015年底,實現全市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
半島都市報/半島網記者 逄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