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是國家衛計委組織推動解決農村婦女健康問題的民生工程。2014年,
城陽區繼續將
“兩癌”篩查作為重點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宮頸癌”對婦女健康的威脅。今年以來,城陽區1.6萬名
農村適齡婦女接受“兩癌”免費篩查,有17人被確診為癌癥。醫生表示,宮頸癌和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兩大“殺手”,所以早診斷、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是關鍵。
>>>病例早期查出宮頸癌術后治愈
今年48歲的王女士是城陽上馬人。今年9月份,城陽第二人民醫院醫務人員走進社區,免費為廣大婦女做“兩癌”篩查,王女士被高度懷疑為宮頸癌。后經過病理活檢、專家會診,王女士最終被確診為宮頸癌早期。城陽第二人民醫院醫務科楊彩杰告訴記者,王女士本來就有子宮肌瘤,本打算在“兩癌”篩查后就去切除,可后來又發現了宮頸癌,醫生建議她改變手術方式,在切除子宮肌瘤的同時又做了宮頸錐切,后經醫務人員隨訪了解,王女士的宮頸癌已經根治。
家住紅島的李女士今年已經63歲了,今年10月份,城陽第二人民醫院工作人員進社區免費做“兩癌”篩查時,李女士因為有事沒來得及檢查,后來拿著醫生給她的“愛心卡”到醫院“兩癌”篩查門診檢查,發現乳腺有腫塊,被確診為乳腺癌。后來在醫生建議下做了乳腺切除加淋巴清掃,目前李女士正處于恢復期。
>>>二醫篩查近9000人發現14例癌癥
12月16日上午,記者在城陽第二人民醫院“兩癌”篩查門診見到正打算進行“兩癌”篩查的孫女士。孫女士說,因為宮頸癌和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兩大疾病,所以自己一直比較關心,定期到醫院做檢查。
記者從城陽第二人民醫院了解到,醫院近年來加強與社區間的聯系,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兩癌”篩查的重要性,并入戶發動婦女進行“兩癌”篩查,讓廣大婦女增強自我保健意識,了解掌握乳腺癌、宮頸癌等婦科疾病防治知識,培養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城陽第二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滕以勛介紹說,醫院還開設了“兩癌”篩查門診,長期為廣大婦女提供篩查,他們還通過組織婦科、乳腺科、B超室醫師到社區為婦女服務,廣大婦女不用出社區便可進行篩查。
據了解,截至目前,在城陽第二人民醫院通過“兩癌”篩查的已近9000人,篩查出鱗狀細胞不典型增生43例,確診宮頸癌11例(其中7例為原位癌),確診乳腺癌3例。對初篩有問題的婦女,醫院及時與其取得聯系,預約進行陰道鏡、病理組織活檢項目,并且不斷跟蹤隨訪,目前所有發現問題的病例均已進行治療。
>>>衛生局1.6萬名婦女獲免費篩查
記者從城陽區衛生局獲悉,2014年,城陽區繼續將“兩癌”篩查作為工作的重點,積極開展免費篩查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宮頸癌”對婦女健康的威脅,做到早診查、早治療,努力提高農村婦女健康水平。
今年,城陽區的“兩癌”免費篩查工作由城陽區人民醫院、城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具體實施,采用醫療機構進社區(村)集中篩查和醫院門診篩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適齡婦女只要帶著本人的戶口本、身份證 ,就可前去進行免費參加檢查。
截至目前,全區共完成了1.6萬名(包括紅島、河套兩街道農村婦女3500名)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工作,篩查出癌癥患者17名(其中,宮頸癌患者14名,乳腺癌患者3名)。
>>>溫馨提示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由于宮頸癌和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兩大“殺手”,所以要早診斷、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據了解,宮頸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統中僅次于乳腺癌,且農村高于城市,發病高峰年齡為40歲~70歲。目前,宮頸癌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并明顯趨于年輕化,以36歲至50歲最為集中,41歲至47歲的女性為數最多。城陽第二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滕以勛說,由于宮頸的生理解剖位置較深,當其發生癌變時,病人往往不能通過自我檢查發現,致使許多宮頸癌病人一直到疾病的中晚期尚無癥狀,導致癌組織的擴散。所以要想早期發現宮頸癌,就必須借助醫務人員的幫助,進行婦科普查,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是較為先進的診斷方法。他建議婚后至65歲的婦女至少每年做一次相關檢查。
滕主任說,乳腺癌的發病常與遺傳有關,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后的婦女發病率較高,是一種嚴重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主要表現為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乳頭改變、皮膚改變和腋窩淋巴結腫大。婦女除了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外,平時還可自查,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就要及時到醫院找專業人士檢查。記者 張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