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
山東省新型
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在此之前的8月28日,省政府網站發布了《規劃》公示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詳見本報8月29日三版報道)。這次印發的《規劃》提出,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52%左右,努力實現7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促進1000萬左右城中村居民完全市民化,基本形成“一群、一帶、雙核六區”的總體格局。
□本報記者 楊學瑩 陳曉婉
一半轉移人口進縣城 700萬農業轉移人口,都往哪里轉移?《規劃》提出,到2020年,濟、青兩市城區人口達到500萬左右,淄博、棗莊、東營、煙臺等14市城區人口達到100萬-300萬;形成50萬-100萬人中等城市15個,20萬-50萬人的小城市50個,10萬-20萬人小城市35個,5萬-10萬人小城鎮50個。
“本地城鎮化,是山東城鎮化的一個鮮明特色,與廣東、江蘇、浙江等省的人口輸入型城鎮化和四川、河南等省的人口輸出型明顯不同?!笔∽》亢统青l建設廳廳長宋軍繼說,“我省目前1370萬流動人口中,85%在省內流動,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48%在縣內流動,17%的配偶或子女隨遷,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外省市流入只占總人口的3.8%?!?br>
縣城是現階段我省吸納轉移人口的主力。宋軍繼首次披露,2005-2010年,我省設區城市、縣城、建制鎮城鎮人口年均增長率分別為0.9%、9.6%、2.1%,呈現出“橄欖型”的特征,縣城城鎮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規劃》據此設專章謀劃“縣域本地城鎮化”。提出加快縣城發展,使其對全省城鎮化的貢獻率達到50%左右。為此將提升縣城規劃水平,提高縣城產業和人口聚集能力,全面提升縣城公共服務和設施環境,擴大縣級管理權限,穩步推進縣(市)綜合配套改革,吸引本地農業轉移人口和優秀大中專學生落戶,吸引農村家庭帶資進城安居、帶資進城養老。到2020年,縣(市)城區平均人口規模達到35萬人,其中城區人口50萬以上的達到14個。
“我省還有4700萬農業人口,不可能人人都去設區市和縣城。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也是重要支撐。”宋軍繼說。《規劃》提出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到2020年,200個示范鎮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刁鎮、藍村等12個鎮成長為城區人口超10萬的小城市。到2020年,全省建成6000個農村新型社區,其中2000個納入城鎮化管理。
快速鐵路將通達濱州東營外所有設區市 要構建“一群、一帶、雙核六區”的總體格局,就要加強城際聯系。《規劃》提出,加快構筑“三橫(濟青、德龍煙威、菏兗日)四縱(青煙威日、濱臨、京滬、京九)”綜合運輸通道,實現濟南至周邊省會城市3小時可達,濟南和青島至省內其他設區市2小時可達,快速鐵路通達除濱州、東營外的所有設區市,95%以上的縣級行政單元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時車程內享受到航空服務。
《規劃》提出,以軌道交通、快速路為主干,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網絡。到2020年全省城市軌道交通建成運行200公里。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統(BRT)、公交專用道、換乘樞紐等場站設施建設,實現100萬人口以上城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全覆蓋,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50%以上。
城市生活將變得更加便利?!兑巹潯分姓f,2020年全省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和燃氣普及率分別達到70%和97%。2020年全省建成綜合管廊800公里以上。城市社區建設“一校、二欄、三中心、四場、五站、六室、九網點”的城市社區“一刻鐘”服務圈。其中,市民學校(或老年大學)、托老(殘)所、養老(助殘)餐桌、公共停車場等設施都在要求之內。
《規劃》還提出構建“兩心三廊一帶”的生態安全格局,即魯中山區和半島丘陵地區兩個區域綠心,沿黃河及西水東調通道、南水北調通道、沂沭河水系建設三條清水廊道,劃定濱海生態保護帶。到2020年,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比2010年改善50%。
“促進本地縣域城鎮化、推進城鎮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城市文化建設,這是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框架之外多出的三章,體現了我省《規劃》的特色。”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五項改革護航新型城鎮化 《規劃》提出,要改革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調整優化行政區劃。這五項改革被概括為“人、地、錢、房、區劃調整”。
“截至目前,全省已登記流動人口890余萬人,制發居住證380余萬張。”省公安廳副巡視員劉福宏告訴記者。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設區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領居住證,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符合條件的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
“這是一個階梯性的安排,小城市和建制鎮則直接放開落戶限制。”劉福宏說。
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長期備受詬病。對此,《規劃》提出“建設緊湊城市”,進一步縮小征地范圍,城市新增建設用地人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內,鎮人均用地標準不超過120平方米;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鎮建成區面積控制在8450平方公里以內。
(□楊學瑩 陳曉婉 報道)
市民化行動五方面要點 根據《規劃》,我省將制定實施新型城鎮化行動計劃(2014—2017年),其中一項為市民化行動,其要點包括:
制定差異化落戶政策。根據城市等級規模,建立“差別化、階梯式”落戶政策。到2017年,實現4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完善居住證制度。實施農業轉移人口及其隨遷家屬在勞動就業、子女入學、技能培訓、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領域“一證通”制度。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到2017年,培訓160萬農村轉移勞動力。
保障性住房建設。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到2017年,住房保障戶數占城鎮中低收入家庭戶數比重達到40%以上,各類保障性住房惠及35%以上的農業轉移人口。
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到2017年,基本完成3500個左右城中村改造,實現600萬左右城中村居民市民化。
(□楊學瑩 陳曉婉 報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