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紅。(視頻截圖)
“請相信,縱使你不是最耀人奪目的那個太陽,也會是千瓦度的燈泡,照亮一片區域 。”
——吳金紅日記
“挺感謝她的,祈禱她在天堂過得好,下輩子開開心心平平安安的。”
——肝臟受助者
“盡管金紅沒能踏進校門,但她金子般的精神已經在廣大師生中傳為佳話。學校要以金紅為榜樣,弘揚她的大愛精神,傳播她的感人事跡。盡管金紅不在了,但她永遠是我們的學生。”
——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劉興云
2014年 9月23日,山東省器官角膜捐獻紀念碑又新刻上了一個名字——吳金紅。吳金紅,19歲,今年8月7日,一場車禍讓她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吳金紅不幸去世后,她的媽媽按照她生前的愿望,將她的心臟、肝臟和兩個腎臟無償捐獻。目前她的四個器官已經被成功移植,讓四位器官衰竭的病人重獲新生。記者了解到,根據吳金紅生前的醫院,她的骨灰將在青島
海葬。
吳金紅是山東省濰坊市一名高三畢業生,8月1日,她接到電話得知自己被山東財經大學錄取,但通知書寄到了昌樂縣的老家,當時她和父母在濰坊市城區打工。8月7日 ,吳金紅一家四口專程趕回老家取通知書,但就在返回的路上,吳金紅父親駕駛的機動三輪車撞在了一根柱子上,吳金紅被甩了出去。經過搶救,吳金紅可以通過呼吸機維持呼吸和心跳,但已經腦死亡。這時,吳金紅的媽媽想起來,就在出車禍的十幾天以前,吳金紅對自己說過身后要進行遺體和器官捐獻的話。“她跟我說捐獻遺體這個事的時候,我以為她開玩笑,但女兒說:‘媽,人都是這樣子’,沒想到竟然成了現實。”吳媽媽哽咽著說。
為了完成女兒的遺愿,吳媽媽對主治醫生表達了捐獻器官的想法,主治醫院馬上聯系了當地紅十字會的器官捐獻協調員。
吳金紅是山東省第145位器官捐獻者,這些捐獻者的名字都被刻在了紀念碑上。在濟南市郊區的這個墓園里,矗立著兩座紀念碑,一座是2009年建立的遺體捐獻紀念碑,一座是2012年建立的器官角膜捐獻紀念碑。遺體捐獻主要用于醫學院的教學工作,而器官角膜捐獻主要是用于臨床,挽救器官衰竭的病患。
8月11日,吳金紅的心臟、肝臟和兩個腎臟被獲取,并成功移植到了四位病人的體內。接受吳金紅心臟移植的病人之前患有嚴重的心肌炎,病情最嚴重時甚至想過放棄生命,移植手術過后她的病情大幅好轉。
按照國際慣例,器官捐獻者和接受者實行雙方互盲的原則。因此,這幾位受捐者并不知道自己移植的器官來自吳金紅。“挺感謝她的,心里就是祈禱她在天堂過得好。”肝臟受助者說。記者了解到,吳金紅已被推薦為9月的“濰坊好人”。山東財經大學在獲悉此事后,追授她為“榮譽校友”。
對這些受捐者來說,唯一能夠對器官捐獻者表示感謝的方式,就是到紀念碑前獻上一束鮮花。吳金紅去世后,吳媽媽翻看她的日記本,發現了這樣一段話:請相信,縱使你不是最耀人奪目的那個太陽,也會是千瓦度的燈泡,照亮一片區域。吳媽媽說,器官捐獻既是女兒的遺愿,也是自己的選擇,因為這種方式能讓她感覺到女兒仍然活在世界上。
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技術和設備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是器官來源卻嚴重短缺。在我國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和可以用于移植的器官之間的比例是30:1,而在美國這個數字大概是3:1。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顧問洪俊嶺坦言,目前制約我國器官捐獻工作的主要原因還是人們的傳統觀念。為了宣揚器官捐獻的意義和捐獻者的奉獻精神,2010年以來,我國各地相繼建立了器官捐獻紀念碑,并定期組織各界群眾到這里開展緬懷紀念活動。
除此之外,對于每個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屬,紅十字會都要盡最大可能進行人道主義關懷。按照規定,器官捐獻者的器官被摘除后,當地醫院要恢復遺體原貌,器官捐獻協調員要協助家屬將器官捐獻者進行安葬。目前,山東省紅十字會已經和青島市民政局協調,將吳金紅的骨灰進行海葬。吳媽媽說,這是因為吳金紅生前曾表達過想去看大海的想法,但由于家庭貧困,一到寒暑假,吳金紅就要去工廠打工補貼家用,從來沒有走出過濰坊市。如果能把吳金紅的骨灰撒入大海,也算是圓了她看一眼大海的夢想。吳媽媽說,以后她想念女兒了,就來這里摸一下女兒的名字。
根據權威部門做出的統計,截至2014年 9月25日,我國器官捐獻志愿報名登記人數已經達到29077人,累計實現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2336例,累計捐獻器官6445個。捐獻者和受助者都因此而“活”在我們身邊,他們共同樹立起一座永恒的豐碑。據《焦點訪談》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